今年是桂林高新区成立30周年。步入重振桂林工业雄风的新时代,三十而立的桂林高新区在时间与机遇的赛道上,又不断刷新出历史最好成绩。这里生机盎然,无数颗“金种子”成长为令人瞩目的“小巨人”;这里群星璀璨,聚拢了在产业细分领域一批高大上的单项冠军……越来越多的桂林力量,开始在这片热土上崭露头角,或以强劲的创新动能,被行业人士瞩目,或以创新探索的精神,交付一张“高新”答卷——
优化升级产业园区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日前,在桂林高新区信息产业园桂林飞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酷炫的第二代稳拍杆正在工人手中组装完成。企业自主研发的Vimble 2在今年1月正式推出后大卖,成为市场香饽饽,面向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销售。特别是在各大电商平台销售火爆,拥有这款设备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最时尚的标签。2017年,飞宇科技的手持稳定器各类产品销量已达到20万台,年产值超过3亿元,预计今年公司产值将达到5亿元。该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家与苹果公司合作的稳定器生产企业,迅速成为了全世界该领域的“业界传奇”和“行业大拿”。
面对桂林获批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这一重大机遇,该公司副总经理唐春龙表示,飞宇科技是一家技术导向型、创新驱动型的企业。企业将和桂林高新区的孵化器合作,开创自己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助力桂林建设创新示范区。
近年来,随着桂林高新区的快速发展,怎样进一步改造提升产业园区,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一直是园区思考的问题。围绕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桂林高新区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手段,积极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在产业发展上创造新亮点,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及科技园、创业园、创意产业园等专业孵化器蓬勃发展,走出一条赶超发展的新路。
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桂林高新区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快推进以“桂电校友创业基地”和“桂林十八中校友创业基地”为代表的校友回归创业平台建设,积极扶持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好的校友回归企业做大做强,和相关院校及校友会共同搭建了“桂林校友创业基地”。
目前,桂林高新区正在筹建桂电校友产业融资平台,用于对桂电校友项目的产业化支持。预计至2020年,将招引100家桂电校友企业,在实现人才聚集、产业聚集的基础上,建设智能家用电子产品、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3个子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标杆型龙头企业和引领型创新企业,逐步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此外,桂林高新区还先后举办了桂林市十八中校友和昆明理工大学校友创新创业高峰论坛,共22个项目签订投资意向协议,签约金额达33亿元。优质项目引进和发展壮大,将填补中成药、机器人等空白领域,更会全面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形成集群效应。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激活经济增长动力
蓝图已经绘就,逐梦唯有笃行。在桂林高新区,一根网线就能创造财富,一幢大楼就能孕育经济增长点,每年涌现出来的“高新尖”科技企业犹如雨后春笋,给园区注入了强大的新鲜活力,敢为人先的高新人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下新的传奇,开拓创新,引领行业更迭升级。近几年,桂林高新区努力培育“独角兽”企业,发展了一批国内叫得响、过得硬、立得住的高新技术企业,还涌现出了许多掌握着“高新尖”技术的弄潮儿,为桂林高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桂林智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桂林高新区孵化器里孵化并成长起来的一家集研发、生产及销售手持稳定器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3年时间里,产值以每年增长10倍的速度迅猛增长。从2015年的500多万元到2017年的5亿元,今年1-6月,智神完成产值5.6亿元,增速高达370.2%。
该公司董事长廖易仑介绍,从2015年公司重组到现在,所坚持的最关键一点就是创新。保持创新的方式有两个,一个是知识产权保护,一个是靠产品的迭代,要让产品始终保持领先竞争对手一代以上的距离。目前,智神通过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品牌战略,实现业绩持续飞跃式增长,并跻身为电子智能稳定器的领军企业,智云系列稳定器成为全球稳定器行业第一品牌。
同样,海威科技也是在桂林高新区土生土长孵化起来的草根企业,由24年前的一家10人小厂发展到现在产值过亿元的明星企业。通过多年努力,海威建设成了国内先进的完整光电实验室、全自动LED封装生产线、全自动直插贴片生产线。如今,由海威科技生产的LED绿色光源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市场,而海威科技的创始人周明却始终坚持着创新的步伐。
桂林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明对企业创新的科技含量很有信心,未来该公司要在高光效灯具的封装,LED的封装,特别是围绕健康光环境的一些灯具,新技术的应用实现突破,为企业做强做大打下一个好基础。
创业要敢为人先,唯有创新求强。今年以来,桂林高新区创新科技型企业发展可谓捷报频传。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公布的2017年度中国医药外贸西药制剂出口榜单里,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17中国医药外贸榜单”西药制剂出口第二名,这也是广西唯一入选榜单的医药企业。目前,桂林南药的青蒿琥酯列创新药品累计已帮助近2亿疟疾患者恢复健康,在全球重症疟疾市场占有率90%以上。
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文学介绍,桂林南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对市场贡献是非常大的。政府提供的各方面保障,使南药的特色产品走出去带来很大优势。
创新引领园区发展
交出完美高新答卷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道,瞄准工业科技前沿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桂林高新区实施“瞪羚计划”和“科技小巨人计划”,加快推进重大科技攻关,组织实施科技创新计划项目830项,南药智能化药品生产、优利特生化检测及免疫诊断试剂生产等一批重点产业创新工程加快实施,培育了南药、啄木鸟、智神、飞宇等一批成长性好的知名企业。
桂林高新区注重鼓励科技创新,每年都会拿出2000万元的资金用于扶持科技项目的研发。重点围绕初创型的科技型企业,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再次认定企业奖励3万元。截至今年5月,桂林高新区科技金融中心为100多家企业融资了约6.67亿元,整个企业的融资规模在桂林市位居前列。
为什么这些创新型的“独角兽”企业会出现在桂林高新区?
桂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石玉琳介绍,近年来,桂林高新区重点实施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等工程,提高创新发展供给。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打造各类创新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引导企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及时了解企业科技创新工作要求,整合力量,以科技项目为纽带扶持培育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企业。
同时,桂林高新区还围绕优势企业成长计划建园区、做好孵化和服务,想方设法为企业创新降低成本,为企业融资和引进创新人才搭建平台,提高了园区企业创新发展供给,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园区优势产业方面加足马力,引导科技企业在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园区企业如优利特、飞宇科技、智神信息等在“互联网+制造业”和“两化”融合获得新机遇,实现飞速发展,这些都为桂林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抓基础、强要素、拓空间,桂林高新区鼓励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引进了 “千人计划”专家和技术领军人才。培植创新“工业树”育护“产业林”,桂林高新区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不断汇聚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力量、形成创新优势,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