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打造双创特色载体 推动双创升级
  • 点击数:689     发布时间:2019-01-21 12:24:00
  • 分享到:
关键词:

今年10月,财政部发布《关于下达2018年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第一批)的通知》,拟对100家园区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其打造专业资本集聚型、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科技资源支撑型、高端人才引领型等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特色载体。目前,该奖补资金已按专项转移支付下拨,每家园区为2500万元。

为利用好该资金,着力提升载体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水平,促进中小企业专业化高质量发展,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召开“打造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载体 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工作研讨交流会。39家高新区、经开区齐聚一堂,共商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载体建设新方案。

“特色载体,更多地理解是在一定空间的服务。‘特色’其实是专业化服务的能力。”科技部火炬中心党委书记张卫星表示,“四类载体中,39家科技资源支撑型载体肩负着更重大的使命。因为双创升级更多注重的是科技要素,提升科技水平与能力一直是我们的导向。”

突出绩效指标  在科技服务上下功夫

今年8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联合制定的《关于支持打造特色载体 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的实施方案》提出,计划支持200个园区打造创新创业特色载体。中央财政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奖补结合的方式予以支持。

“《方案》所凝练的专业资本集聚型、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科技资源支撑型、高端人才引领型等四类双创特色载体,突出了‘投资+孵化’‘龙头企业+孵化’‘科技+孵化’‘人才+孵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为各类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升级指明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盛延林说,“双创特色载体建设工作在打造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载体方面,突出科技平台资源、科技人员数量、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品开发等4个绩效指标。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载体要在科技型创业和科技型企业服务上下功夫。”

“打造双创特色载体工作目标十分明确。”盛延林表示,《方案》明确双创特色载体要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精准服务作为根本目标。打造双创特色载体工作将进一步发挥园区产业集聚、贴近企业、管理责任主体明确等特点和优势,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灵活采取直接补助、绩效奖励、购买服务等支持方式,精准制定施策,引导双创孵化载体进一步提高市场化、专业化水平,进而向特色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培育出一批更加优质的中小微企业群体。

盛延林说,《方案》提供了园区围绕主导优势产业,通过引导双创特色载体在细分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加快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参加此项工作的园区,要以打造双创特色载体为切入点,优化完善双创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高水平创业,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培育新经济市场主体,以高效创业为抓手培育发展新动能。

特色载体建设工作得到了高新区、经开区等园区的高度认可。此次会议上,作为新升级的国家高新区,永川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达了对双创升级的迫切期待。“目前,众创空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创业成功率也有待提高。因此,双创亟待升级。”该负责人说。

“双创载体小散弱的问题普遍存在。”河北包河经开区负责人建议,在双创特色载体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对双创载体加以引导,加强双创孵化载体的自我造血能力。

有的放矢 培育发展新动能

据了解,《方案》出台之后,武汉东湖高新区、长沙高新区、拉萨高新区、镇江高新区等多个园区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有些还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

武汉东湖高新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吴健表示,武汉东湖高新区将严格按照中央资金使用要求,做好资金安排及管理。统筹园区创新创业相关扶持资金,2019年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用于特色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等方面的支持。具体支持方式包括绩效奖励与引导基金支持。

镇江高新区科技发展局局长徐金贵表示,镇江高新区在特色载体建设期内,将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围绕提升载体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快培育高质量中小企业、丰富创新创业活动和促进创新创业资源聚合等四大特色载体重点支持方向,有序开展相关工作。

同时,不少园区已经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划定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如,长沙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沙高新区将重点聚焦支持各类双创孵化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创新发展和科技金融服务等领域,狠抓重点项目工程,推动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自创区)创新成果转化展示区、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中国(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一批重点创新载体建设,吸引国内知名机构来区设立创新平台,全面提升载体服务企业、服务实体的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创新型企业发展梯队。

拉萨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次仁达吉表示,虽然近年来拉萨高新区先后引进国内知名双创载体,双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创新能力弱,自身产学研机制不完善;服务水平低,金融服务市场不发达,民间资本难以带动;高端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缺乏等。下一步,拉萨高新区将引导科技资源集聚,提升科技资源支撑创新创业的质量与效率。同时,重点实施服务型政府建设工程、双创主体培育工程、双创载体建设工程等八大工程和双创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计划、领军企业引领双创计划等15个计划,保障特色载体建设目标完成。

为确保特色载体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一些高新区还出台了自己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考核机制。如,镇江高新区成立由科发局、财政国资局、招商局等部门组成的双创升级建设考核工作组,负责组织对高新区双创升级建设工作进行考核评估,每半年评定一次。围绕特色载体资源集聚、人才集聚、成果集聚、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的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成果转化、项目孵化,创业服务活动等建立考评机制,并采取奖惩措施。

引导载体服务能力提升

记者了解到,《方案》计划支持200个园区打造创新创业特色载体,每个园区按聚焦发展一种类型的创新创业特色载体进行申报。中央财政将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奖补结合的方式予以支持。根据确定的园区数量,按每个园区奖补资金总额不超过0.5亿元的标准,分三年安排。其中:第一年统一补助0.25亿元;第二年根据工作实施成效予以补助,最高补助0.15亿元;第三年根据最终绩效进行奖励,最高奖励0.1亿元。

“第三年的资金量最少,但含金量最高。因为第三年与前两年的补助资金发放形式不同,是奖励性的,是优中选优,最终能够体现这项工作阶段性的成绩单。”财政部经建司产业政策处处长刘毅飞表示。

会上,一些园区代表还表达了“钱怎么花”“可以花在哪里”的困惑。在杭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看来,财政资金只是引导,各省、市、高新区要做资金配套,以发挥更大作用。资金支持也要规范,在相应的政策框架基础上来谋划支持,支出有理有据。建议在特色载体考核机制和程序上进一步明确,出台指引性文件。

对此,刘毅飞现场答复称,“支持特色载体的财政资金其实就是起一种引导带动作用。”刘毅飞表示,希望在推动园区做精做强,打造双创特色载体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稳定长效的机制。对于资金的适用范围,刘毅飞透露,支持资金的使用会在下一步的文件中画出一个“框”,尽量划定一个规范的使用范围。

在具体的特色载体打造方法上,张卫星也给出了指导。他表示,从科技角度看,创业人员构成中有知识有学识的创业者的比例要增加,创业者的素质要跟上,要动员科研人员创业;创业要有技术来源,要涌现更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要有吸纳技术的能力。

“财政资金量不大,着重是要引导载体服务能力提升,这是很重要的任务。”张卫星表示,这项工作还需要各园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工作中不断摸索。

盛延林表示,为了支撑好财政部经建司、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的综合协调和业务指导工作,服务好各开发区实施打造科技资源支撑型双创特色载体和高端人才引领型双创特色载体任务,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了由基金审理处牵头、孵化器管理处、高新区管理处、技术信息处参加的工作力量,投入到这项政策落实服务工作中。一是建立打造双创特色载体工作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各地专项资金监测和绩效评价数据统计提供服务。二是发挥在推动双创、科技企业、高新区等方面的专业化优势,为各地打造双创特色载体工作服务。三是组织各地工作动态交流,促进先进经验推广应用。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