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科技部出台“政策大礼包”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孕育出更多“创新高峰”
  • 作者:秦志伟
  • 点击数:1467     发布时间:2019-09-17 12:50:00
  • 分享到:
关键词:

项目经费对于中小型的科技企业来说固然非常重要,但如果企业能够承担重大项目,是对企业研发实力、核心竞争力的充分认可,可能成为企业在市场推广、项目竞标中最好的“敲门砖”。

“亮点多,有实招。” 

看到科技部日前印发的《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后,上海冰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嘉明这样说道。 

这样的评价不只来自冰鉴科技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壮大主体规模、引导创新资源集聚、扩大创新服务供给……一系列政策“大礼包”,着实让科技型中小企业直呼解渴,同时也希望政策能够尽快落地落实落细。 

新兴中小企业崭露头角 

所谓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试制、生产和销售的知识密集型中小企业。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万劲波向《中国科学报》介绍,我国九成以上企业是中小微企业,吸纳了八成左右的城镇就业人口,中小微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万劲波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凸显,迫切需要更好地发挥工业基础雄厚、创新体系完整、产业配套完备、现实和潜在市场庞大的综合优势,培育更具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共同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打造新的产业集群。 

事实上,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是创新型企业,但是新兴中小企业是突破式创新的主要驱动力量,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也是许多国家创新政策的重点关注对象。 

例如,美国70%的创新发明是由小企业实现的,欧盟中小企业人均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2倍,政府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作为技术创新政策的重要内容。 

据调查,我国专利总量的65%和新产品总量的80%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创造。 

“增强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心之所系。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提升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作出重要部署。 

在万劲波看来,这次印发的《若干政策措施》抓住了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和创新创业创造活动的基本面,有利于形成广袤的“创新高原”,进而成长出更多“创新高峰”。

主旋律将回归技术创新 

然而,现实情况就像李嘉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介绍的那样,中小企业在成立初期,常常面临“持续研发投入,逐渐产生销售效益,终于产生净利润”的艰难过程。 

《若干政策措施》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办法,如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普惠性税收减免、科技创新券、知识产权质押、开展贷款风险补充试点等。 

虽然融资是关注的焦点,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闫瑞霞表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旋律仍会回到技术创新。 

“对于企业创业初期的资金难题,一般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以及市场化运作的天使、风险投资基金,基本能够满足初期的融资需求。”中科育成(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宇告诉《中国科学报》,他更关心《若干政策措施》提到的支持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从过往的项目申报情况来看,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申报大型或者国家级项目有一定难度”。 

《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国家科技计划组织实施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广泛参与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牵头的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攻关”;对于任务体量和条件要求适宜的,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牵头申报。 

在孟宇看来,项目经费对于中小型的科技企业来说固然非常重要,但如果企业能够承担重大项目,是对企业研发实力、核心竞争力的充分认可,可能成为企业在市场推广、项目竞标中最好的“敲门砖”。

“在全社会广泛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必将引领和带动更多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万劲波说。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攻关”这一举措,是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组织新模式。 

在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颜振军看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有多大比例交给中小企业,应该有所明确,“这不仅容易落实,而且定量化评价有利于政策的延续”。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李嘉明以冰鉴科技为例介绍:“在布局上要更多地将资金、人才向能够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倾斜。”

确保政策落地落实落细 

共享是《若干政策措施》里的一个关键词,包括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设研发基金、共建实验室、研发众包等,目的是共享创新资源、开展协同创新。 

孟宇介绍,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在生物技术这个产业领域,创业初期直到产业化阶段都存在一个重要的难点,即投资成本很高。“如果企业可以共享大型装备来解决复杂实验的需求,而且是成体系的、从小试到中试的全套仪器设备,这样的资源和效率是最为关键的。”

此次发布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要加大科技资源集聚共享,推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大型企业搭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网络管理平台,促进科研仪器、实验设施等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共享。 

就在《若干政策措施》印发之前,由15家新材料产业孵化器组建的全国新材料产业孵化共同体正式成立。

共同体由非成员孵化器单位韵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颜振军是该公司创始人。他告诉《中国科学报》:“共同体开放创业孵化资源,各具特色的成员孵化器向共同体其他成员开放自己的资源,包括研究平台。”

在颜振军看来,类似联盟的组建,除了需要成员孵化器各具特色外,还需要相关产业的地位较重要,并具备一定的条件。

以新材料产业为例,它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将其作为回归实体经济、抢占新一轮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基础。据统计,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孵化机构300多家,其中孵化器数量117家,2018年这些孵化器总收入83亿元,在孵企业4000家、总收入1672亿元、累计获得风险投资总额达290亿元。 

事实上,我国拥有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的生产性消费、生活性消费市场,为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大量机会和广阔空间。 

“中小微企业蕴藏着无数创新可能。增强微观主体创新活力和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保持供应链的多样性和产业链的完整性。”万劲波表示,关键是落实好相关激励政策,切实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使中小微企业能够更加便利地参与本土及全球市场竞争和合作,通过创新成长为创新领先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据悉,科技部还将成立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工作小组,确保相关政策落地落实落细。 

摘自《中国科学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