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为期4天的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顺利闭幕,大会集中签约项目638个,投资总额达7351亿元。
据介绍,本次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主办,以“创新创业创造 迈向制造业新时代”为主题,共吸引了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多位嘉宾出席,其中境外来宾1700多位,111家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3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会。截至9月23日,展会观众已超过35万人次。
大会采用实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试乘体验等形式,展示了一大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制造技术、设备和产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安徽与上海、江苏、浙江共同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展区,突出展现协同创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共有149个长三角地区合作项目签约,投资额达1018亿元。
“硬核”科技大放异彩
渴了,六轴人机协作机械臂可以为您倒杯水;饿了,七轴协作机器人“亲手”拿起零食,体贴地送到您面前;鼎鼎大名的“网红”机器人“佳佳”,作为中国首台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已经具备人机对话理解、面部微表情、口型及躯体动作匹配、大范围动态环境自主定位导航和云服务等功能,让与“她”交流的观众们流连忘返。
如果说,这些服务机器人给人带来的是新奇、快乐的体验,那么工业机器人则带来了令人震惊的精准程度以及极为高效的作业效率。
作为全球唯一骨全科机器人,由安徽天智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惊艳亮相。这款手术机器人可以完成精准定位微创手术,让患者出血更少,恢复更快;多功能举升清障排烟灭火机器人,配装了可迅速排烟的超大功率风扇,配合水雾喷射能有效驱散火场浓烟,可广泛应用于森林、农场、草原火灾救援。
在无人驾驶汽车体验区,江淮iEVS4、江淮iEV7S结伴亮相。两款车型均配备了最高可达100km/h的全速自适应巡航、自动避让障碍物、自动泊车等“黑科技”,科幻感爆棚。
“不知不觉中,‘智造’已经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向往。”一位观众告诉记者。
《合肥倡议》凝聚共识
本届大会上发布了制造业《合肥倡议》,旨在倡导行业共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携手并进迈向制造业新的明天。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在大会上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深刻变革,技术集成的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大型复杂产品设计与制造能力成为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创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转变,将为制造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近年来,安徽坚持科技引领,持续加强创新驱动,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三重一创”。目前,安徽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先进制造已经成为当地工业的“脊梁”。
9月21日,总投资超过2200亿元的合肥长鑫集成电路制造基地项目在合肥签约,其中长鑫12英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500亿元,是安徽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长鑫存储是我国首家投入量产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DRAM)设计制造一体化企业,其探索对于推动我国在该产业上实现独立自主,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国产化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头戏,“央企、民企、外企、港澳企、台企、侨企”等“六百对接”活动,签约项目涉及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机器人、通用航空、轨道交通、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等行业。
大会集中签约项目638个、投资总额达7351亿元,项目数、投资总额分别较去年增长46%和64%。其中,制造业项目数、投资额分别占总量的87%、86%,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额分别占总量的49%、68%。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合肥长鑫集成电路制造基地是安徽省迄今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投资100亿元的联宝智能产品生产项目是最大的外资签约项目,这些项目的签约落地将为安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再添新动能。
正如《合肥倡议》所言:“我们处在一个机遇迸发的时代,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孕育着大发展大变革的生机。我们处在一个无限可能的时代,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我们处在一个动能转换的时代,全球产业格局正在深化调整,为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注入强大动力。”
科技让制造“飞”
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式现场,国内语音行业领军企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大出风头”。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台主屏幕和两侧显示屏上,嘉宾发言被实时转换成汉语、英语、日语、德语、法语。
“‘讯飞听见系统’的翻译又快又准,细节完整度很高。”大会组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讯飞翻译机3.0获得此次大会创新产品金奖。
走进大会主展馆综合序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EXEED星途E-IUV概念车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一方面,其造型未来感十足,极其吸引眼球;另一方面,其智能座舱融合了人脸识别、全息交互、投影触控玻璃屏等诸多前瞻科技,体验者可以实现“空中触屏”,仿佛置身科幻电影中。
奇瑞展台工作人员李旭娇告诉记者,这次奇瑞携旗下15款重量级展品重装登场,件件都有极高的科技含量。“比如,这款LFS高强度铝镁合金智能车平台采用轻量级框架结构,车身骨架的铝镁合金应用比高达93%,重量仅94.4千克,较传统车型减重40%,两个成年人就能轻松抬起;又比如,这款奇瑞自主开发的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搭载了30千瓦电堆,3分钟即可加满氢气,一次加氢后续航里程大于700千米。”
就在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召开的前两天,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在安徽蚌埠成功下线,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将实现工业化生产。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表示,全院上下将继续奋发图强,力争早日推动项目达产达标,努力打造更多中国第一、中国创造。
本届大会上,“安徽制造”之所以能惊艳亮相,离不开全省各部门、各机构以及各个企业的不懈努力。近年来,安徽省持续在科技创新上发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全球最薄0.12毫米触控玻璃等一项项创新成果,无不闪耀着安徽制造的“闪光轨迹”。
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徽启动建设智能汽车等18个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培育实施精准医疗等16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布局建设新型显示等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还出台了支持数字经济、机器人、集成电路、现代医疗医药等产业发展政策,设立了总规模3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
统计显示,2018年安徽制造业投资增长33.3%,同比提高21.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6.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9.4%。
摘自《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