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开始,电网的投资开始加速,两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投资总额已经接近1500亿元,创出历史新高。而今年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分别制定了巨额投资计划,总金额接近1400亿元。这对提供电力自动化高端产品和技术的企业来说,是新的巨大发展机遇。
电网建设需要用到的设备主要是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一次设备产品主要包括变压器、电力开关等,是电力输送的“硬件”设备;二次设备产品则是用于对一次设备的保护以及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调度,是电力输送的“软件”设备。二次设备是电力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系统集成等信息领域的技术集成,高端产品具有明显的技术壁垒。所以,二次设备生产的技术含量、主营利润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平均资产获利能力较强。
然而,上市公司中的二次设备生产企业业绩却一直在低位徘徊,甚至在2005年中报中还出现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的情况。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的最新调查研究,2004年,中国继电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1.23亿元,产量达到24.89亿只,预计2005年中国继电器行业将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产量将达到30亿只。如此广阔的市场,和相应上市公司惨淡经营形成明显的反差。
与国外生产厂家相比,国内生产企业技术无优势、缺创新,产品大多超过专利保护期,基本无突破性发展;产品发展不平衡,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少,而普通的电磁、非密封产品多;企业发展不平衡,总体技术实力强的企业,经济效益不高,而劳动密集型且无自主开发能力的装配型企业,由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其他因素,依靠大规模生产,仍能赢得一定的效益;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出口量大但技术含量低,凭借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出口厂家竞相压价,挤占有限的市场,利润因而非常微薄。尤其是在国调、网调、省调以上的主要调度系统的自动化设备基本上采用国外进口,因为国产自动化设备的质量不过关,技术含量与国外先进的技术相比有较大的距离。
目前,国内上市的继电器生产企业只有许继电气和阿继电器两家,相对而言,许继电气的产品技术含量领先于阿继电器,基本上完成了技术升级;阿继电器的继电器产品技术含量则较低,产品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继电器上,产品的竞争力较差。而许继电气在主营收入大幅增长、原材料并无大幅提高的同时,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也使得我们对许继电气的管理能力提出深深的质疑。
电力自动化涉及的技术领域非常广阔,是集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制造技术等诸多高新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因而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目前上市的电力自动化保护设备生产企业中,国电南瑞、国电南自是明显的优势企业,尤其是国电南瑞,该公司不仅是电网调度自动化方面的龙头企业,在变电站自动化及保护方面,特别是在220kV~500kV电压等级的高端市场,更是与南自等其他几家优势企业占有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在配电自动化方面,国电南瑞的OPEN-2000D配电自动化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二次设备行业目前的整体经营业绩没有多大改善,但在“全国联网”、“厂网分开”等政策背景支持下,2006年后输变电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二次设备行业也会水涨船高。
信息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