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企业创新积分制” 蹚出科技金融新路
  • 点击数:1465     发布时间:2022-06-20 23:22:55
  • 分享到:
贾敬敦指出,“积分制”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下实下活科技金融棋子,为聚焦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弱项,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推动金融体系更好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需求,蹚出了一条 “破旧、立新、聚合”3个层次共同发力的新路。
关键词: 聚合 , 破旧 , ​立新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公布企业创新积分制首批试点国家高新区“创新积分500”企业名单。其中,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中科曙光国际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200家企业入选初创期企业名单;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200家企业入选成长期企业名单;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100家企业入选稳定期企业名单。

“‘企业创新积分制’,作为科技金融新型政策工具,以企业创新能力量化为抓手,建立了一座科技和金融融通互信的桥梁。”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通过企业创新积分精准识别和有效发现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科技企业,主动为积分企业增信授信,引导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向企业集聚,对于充分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助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头是丰富的金融资源,一头是面广量大的科技企业创新需求,如何畅通资本供需实现“破壁对接”? 如何通过政策设计和政策工具引导各类金融服务,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企业和科技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金融支持?

贾敬敦指出,“积分制”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下实下活科技金融棋子,为聚焦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弱项,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推动金融体系更好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需求,蹚出了一条 “破旧、立新、聚合”3个层次共同发力的新路。

破旧  释放新动能

科技创新具有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应用再到市场开拓、产生效益和投资回报,每个阶段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科技企业和金融资本之间,仍有一些无形的鸿沟难以逾越。

科技企业遇到“融资的高山”怎么办?为破解我国金融服务对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包容性”不足问题,切实提高科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性,根据科技部党组工作部署,科技部火炬中心于2020年12月在杭州高新区、广州高新区等13家国家高新区,率先启动了首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意在推动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的科技金融与科技企业协同发展。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推动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的政策创新,这是题中应有之义。”贾敬敦表示,“积分制”是科技金融政策工具的主动创新成果。试点工作实施两年来,以企业创新能力量化评价为手段,“积分制”跳出了传统“给项目”“批牌子”的老路,建立了一种精准支持企业创新的新型政策工具。

“积分制”如何破旧释放新动能,在现有金融结构中释放银行体系服务科技企业产业化不同阶段融资需求的能力和动力?

“信贷融资支持科创的新模式——企业创新积分贷,就是一大创新。”贾敬敦介绍,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积极推动下,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均已在总行层面推动设立了“企业创新积分贷”专项金融产品,根据创新积分对科技企业进行无抵押信用贷款。各试点高新区积极加强与各类银行机构的合作对接,联合设立了“企业创新积分贷”等专项金融产品30余项。积分企业只要在创新积分平台上点击“金融服务”,即可获知贷款授信额度,积分越高,授信越高。对于在线办理科技贷款,切实起到了“小积分、大应用”“四两拨千斤”的政策带动效应,促进了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贾敬敦透露,2021年,各银行机构对2.23万家积分企业增信授信289.9亿元,同时地方政府对积分企业提供财政资金支持达56.3亿元;预计2022年积分企业将达到8万家,专项贷款超过1000亿元。目前,山东省、河北省等均已将“企业创新积分制”面向全省推广实施。

立新  实现“破壁对接”

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金融既能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又能为规避化解创新风险提供金融工具和制度安排。因此,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创新发展和助推支持。活跃的金融市场、畅通的融资渠道和良好的金融环境,是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进科技信贷服务能力建设,强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外部支撑,科技部火炬中心经过两年来的试点实践和主动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积分制’典型政策经验。”贾敬敦说。

例如,科技部火炬中心制定了全面客观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20项核心积分指标,鼓励试点国家高新区结合地方实际,在20项核心指标的基础上,自主完善并扩充形成地方积分指标,进一步提升创新积分指标评价精准度,主动识别和精准发现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企业。

落实“放管服”要求,组织试点国家高新区建立企业创新积分制信息平台,主动协调并从地方科技、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政务系统中直接“抓取”企业积分指标数据,切实做到企业“零填报”,在保障数据真实度、认可度、权威性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企业参与试点的工作负担。

组织试点国家高新区根据企业成长阶段和行业领域,分类计算企业创新积分,深入拓展积分应用场景,将原本分散在科技、财政、发改、工信、人才等部门的涉企政策与创新积分紧密挂钩,以创新积分为依据,精准量化地支持园区科技企业,实现了“积分兑现一网通”“创新政策一网清”,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政策获得感。

试点中,科技部火炬中心依据各试点国家高新区的积分企业数据和20项核心指标,对首批13家试点高新区内的2.23万家积分企业数据进行了标准量化和积分排序,分阶段、分领域择优遴选了积分500企业的名单,定向推送给相关部门及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储银行、中金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等重点金融机构,联合研究构建精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型政策体系和金融产品。2.23万家企业中,初创期企业共有5647家(成立5年以内),占比达到25.3%,较好地实现了对早期科技企业的覆盖,起到了对初创企业的价值发现作用。

聚合  让创新奔涌

“科技与金融深度‘联姻’,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 通过深层次‘聚合’,让创新不断奔涌。”贾敬敦表示,“积分制”在探索中前进,优中选优打造“中国创新记分牌”,以“聚合”之姿撬动的力量不容小觑。

比如,探索共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科技部火炬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联合启动实施了“十百千万”专项行动,支持中关村示范区、上海紫竹高新区、深圳高新区等10家国家高新区与中国工商银行联合建设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带动100家以上国家高新区与中国工商银行创新政银合作模式,每年新遴选100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重点支持,预计到2025年实现中国工商银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余额突破1万亿元。

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协调的科技金融体系。科技部火炬中心与大湾区投资基金围绕支持硬科技企业开展合作,目前基金已在广州高新区注册成立并正式运营,预计2022年将聚焦集成电路、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三大领域投资20个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该母基金将在2022年正式设立运营,基金总规模300亿元。

联合建设全国科技金融数据库。科技部火炬中心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储银行建立了季度性的科技金融数据交互共享机制,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全国性科技金融数据库,目前已汇集31.2万余家科技企业的信贷数据、研发数据、财务数据和部分直接融资数据,对开展科技金融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积分制’政策工具,下一步火炬中心将根据科技部工作部署,重点面向全国3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全面推广‘积分制’政策经验,依据创新积分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分类分层分级管理。”贾敬敦表示,将在高新技术企业中遴选设置“潜力层”“精选层”等创新积分企业,形成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梯度,加强银行金融机构在职责范围内更好地支持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全面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并为金融机构实施再贷款提供参考依据。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