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银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日益加快,社会各界对工业软件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07亿元,同比增长14.3%,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3.1个百分点;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增长至58.6%和77.0%。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工业软件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用软件去定义硬件的功能,用软件为硬件赋能逐渐成为业内共识,“软件定义”顺势成为工业软件发展的新趋势之一。
软件定义有两大技术发展方向,一是平台化,二是智能化。平台化的核心要素是开放系统架构、软硬件解耦。没有开放的系统架构,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可扩展性,不解除软硬件之间的耦合关系,软件定义就无法可持续发展。而智能化的核心要素是算法。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痛点是海量数据、数据格式千奇百怪、产生数据的设备多种多样,这些数据如何清洗、收集、利用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比较基础的问题。而持续提升的算力算法正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钥匙,赋能制造业实现智能化。
工业软件的本质是对工业知识的封装,是在长期研发、生产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工艺、产品模型、研发准则,知识范围跨领域覆盖多学科。好的工业软件都是在应用中迭代出来的,应用是工业软件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积累应用数据和市场反馈,工业软件才能不断的研发迭代走向成熟。
当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工业软件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发展软件产业,对于加快我国产业数字化进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期《自动化博览》关注工业软件,邀请和利时、横河电机、力控科技、九思易等企业参与,从关键技术、产业趋势、行业案例等方面全方位展现工业软件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发展与应用。相信,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发展新阶段,工业软件也将持续创新,不断拓展数字化发展新空间。
摘自《自动化博览》2023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