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以人的现代化视角补齐教育短板
  • 点击数:50     发布时间:2025-03-21 17:49:16
  • 分享到:
经济的深层转型标志“人才红利”的时代到来。然而,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教育基础薄弱的青海却面临双重挑战:一面是人工智能重塑就业市场带来的结构性冲击,另一面是传统教育模式与未来人才需求的脱节。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如何培养孩子以适应变化了的时代,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瞪羚企业”等新词频现,勾勒出一幅科技创新驱动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当DeepSeek-R1出现仅一个多月,这些新词热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密集涌现,也意味着中国经济的深层转型正在加速进行。

经济的深层转型标志“人才红利”的时代到来。然而,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教育基础薄弱的青海却面临双重挑战:一面是人工智能重塑就业市场带来的结构性冲击,另一面是传统教育模式与未来人才需求的脱节。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如何培养孩子以适应变化了的时代,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

不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有一个词颇受热议、颇获共鸣,就是首次提出的“投资于人”,恰为青海指明了一条破局之路。

“投资于人”,强化宏观政策的民生导向,标志着过去单纯“投资于物”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战略调整,深思我们重视什么样的发展,是发展理念的升级。有网友评价说:“这是‘人民至上’的具象化。”其中,通过对教育、就业等领域的系统性投入,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

可以说,当AI的迅猛发展以近乎哲学的姿态叩问人的存在与意义,特别是对就业和人的自我价值有冲击时,突出“投资于人”,谈论人的重要性,加快从“物的现代化”向“人的现代化”转变,让人心踏实,在当下凸显出深刻性,折射出发展温度。

说到底,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而教育是人的现代化的一块基石。

通过“投资于人”强化教育投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举措,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等等。对于青海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对接不足、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不足、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困难等短板,都有针对性。我们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借助“数据援青”和“教育援青”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推广远程教育平台,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数字化教学设备和网络覆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依托“东数西算”和“绿色算力”,加强产教融合和学科调整,破解当前教育瓶颈,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复合型本地人才。

以“投资于人”将资源转化为人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加快育人改革步伐,培养人、激励人、发展人,让青海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更多获得感。

来源:《青海日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