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议第五次会议全体会议同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们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趋势和条件,针对企业“十一五”时期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二0一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重点的产业有: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国防科技工业。同时还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七、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八、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九、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奋斗
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