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秋季报告》。
今年以来,在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的持续作用下,工业经济扭转了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特别是进入6月份以后,随着市场形势的好转,工业生产呈现出加快增长的运行态势,工业品出厂价格逐月回升,企业效益状况明显改善,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企稳向好的态势基本确立。
一、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更加明朗
生产增速稳步回升,重工业回升快于轻工业。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2.4%。
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前8个月,年综合能耗万吨标准煤及以上企业累计能耗同比下降4.51%,电石、铁合金、焦化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已完成全年任务的80%左右。
(二)主要工业行业呈加快回升态势
原材料工业受投资拉动回升明显。前三季度,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增速从一季度的5.1%加快到9月份的16.5%,4月份以后各月增速平均以2个百分点左右的上升幅度直线攀升。
二、2010年工业经济发展展望
在各国经济救援和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实体经济下跌已经基本触底,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一些回暖迹象,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将呈现一定程度回升。
综合分析,2010年工业经济既有有利条件,同时仍存在一些影响平稳发展的不确定因素,预计全年工业经济将继续延续今年平稳增长态势。
三、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外需急剧萎缩使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影响工业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保增长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对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失时机地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协调投资、消费稳定经济增长
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2003年以来,我国资本形成率(资本形成额占GDP的比重)已经连续6年维持在40%以上,2008年我国资本形成率高达43.5%,接近世界平均投资率两倍。
(二)以加快创新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
支持自主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也是为工业平稳较快发展注入持久动力的战略举措。要把加快提升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的方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整合创新资源,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理顺体制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后劲的支撑作用,促使工业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以上数据除特别注明外,均引用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或据此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