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站动态

资讯频道

学会第九届理事介绍之四
  • 点击数:1471     发布时间:2009-12-14 20:25:15
  • 分享到:
关键词:
    编者按:

    中国自动化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Automation,缩写CAA),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群众团体之一。她是由全国从事自动化及相关技术的科研、教学、开发、生产和应用的个人和单位自愿结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学术性、公益性、科普性的全国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自动化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1961年11月27日正式成立。钱学森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在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的48年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她对促进自动化科学技术繁荣和发展、促进自动化科技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自动化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自动化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的历任理事长、常务理士及理事,活跃在中国自动化产业第一线,致力于学习、研究国外先进自动化技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为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及缩短与国外先进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差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中有德高望重的中国院士,也有默默耕耘的技术学者,更有叱诧风云的自动化领域的商界精英,但是,他们却始终有着同一个信念和使命:那就是为中国自动化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也许他们并不广为人知,但他们的事迹却是我们不该忘记的。此期,《自动化博览》全新开启介绍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九届常务理事的专栏,与您一同记住这些本应闪耀在中国自动化产业历史长河中的名字。



   吴惕华


    吴惕华,男,1938年出生,江苏宜兴市人,河北省科学院教授,原河北省科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和燕山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和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自动化学会荣誉理事长。

    长期从事自动控制和计算机应用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科研,特别在复杂分布参数工业过程控制领域潜心研究获多项成果。现研究方向为过程建模与控制、工业控制系统优化和集成、现代优化算法及其应用。先后在国际和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编著作四部。主持完成7项重要科研项目,其中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分别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谭铁牛

    谭铁牛,男, 1964 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科技大学自动化系系主任。

    1984 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学位, 1986 年和 1989 年分别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硕士与博士学位。 1989 ~ 1997 年在英国 Reading 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工作,历任该系博士后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和讲师 (lecturer) 研究员。研究方向:图象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 1996 年底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同时担任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已发表论文 200 多篇 , 申请专利 15 项。目前主持多项由 973 计划、 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以及国际合作等资助的科研项目。曾当选为中科院十大杰出青年,获得中科院盈科优秀青年学者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现为 IEEE Fellow ,还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国际权威期刊《 Pattern Recognition 》和《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以及国内核心期刊《自动化学报》和《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等多种刊物的副主编或编委。作为 IEEE 北京分会副主席和 IEEE 国际视觉监控系列研讨会创始人与会议主席 , 为众多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期刊担当审稿人。是全国青联常委、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中科院青年联合会主席、欧美同学会理事留英分会副会长、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周东华

    周东华,男,1963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1月由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工作单位为清华大学。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 ; 1997年获国家教委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 1998年荣获了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国氏”博士后奖 、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为清华大学青年教授最高学术奖);1999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完成人)、 入选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培养计划, 并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研究类)青年教师奖; 2000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1完成人), 并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总理基金); 2001年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三等奖(第1作者);2005年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完成人);2006年获人事部、科技部、财政部等七部委颁发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获得解放军总装备部颁发的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六完成人)。

    周东华在动态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方向做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8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教材1本,主编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1本。所发表的论文(著作)已被国内外其他学者的600余篇论文(著作)引用1500余次(处)。曾担任第六届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技术过程的故障检测、监控与安全性国际会议的国家组织委员会主席。目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

    2008年7月至今,担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



    王文海

    王文海,男,1967年出生,浙江宁海人;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同年,直读硕士;1992年直读博士;1996年获工业自动化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97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05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为浙江大学信息学院控制系研究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注册自动化系统工程师。

    长期专注于集散控制系统、集成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智能仪表、工业控制应用软件平台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目的在于“学有所用,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曾先后参与20多项国家“八五”、“九五”、高技术产业化等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技术负责国家发改委工业自动化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Suny系列成套专用控制装置示范工程项目”、“生物化工制药过程集成自动化示范工程项目”、“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装置新产品开发设计平台示范工程项目”。负责开发了SunyPAS900全集成新一代主控系统、SunyTDCS9200集散控制系统、SunyPCC800小型集散控制系统、SunyPCC500E集成控制器、SunyPLC200/250可编程控制器、SunyRTM实时控制软件、SunyTech工业过程控制应用软件平台、SunyPaper/SunyBiok成套专用控制装置等。获得重大科研成果22项,其中“大型造纸厂计算机优化控制”获1996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大型制浆造纸生产线计算机优化控制与管理”获国家教委199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制浆造纸过程的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获2004年度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大型造纸厂生产过程建模、控制与优化”获2004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集成新一代主控系统”获2005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集成新一代自动化系统”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转自《自动化博览》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