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部分专家表示,我国矿业勘探严重滞后于能源开采,可采储量的连续负增长,已引发能源新增能力的不足。
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指出,重开采轻勘探是国有资源型企业的普遍问题。一方面,现有已探明资源不足、衰竭甚至完全关闭;另一方面,探矿工作的滞后又导致了新探明资源量严重不足。据预计,到2020年,45种主要矿产保有探明储量能满足需要的仅有6种。
兰州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高新才教授认为,应建立一个由市场导向的、高度开放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矿业体系,初步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要。
裴荣富强调,资源勘探周期较长,目前应着眼于实行危机矿山找矿特别计划,运用新方法和新技术寻找替代资源,向老矿山深部和周围找矿。据悉,中国工程院正在筹划我国地勘新规划,以扭转探矿落后于开采的局面。
信息来源:石油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