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信息化之路势在必行
“拥有独立的IT部门或IT主管”、“建立公司独立的中文域名”、“建立自主的企业网站”、“利用企业邮箱”、“采用通信产品手机邮箱”、“让企业名片宣传公司”、“采用先进的ERP或CRM系统”,或者是干脆让“IT外包公司”负责企业信息化建设……这些关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产品或解决方案,带给众多中小企业在寻求营销突破、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以梦幻般的想象与希望。
企业的信息化之路势在必行,从政策关注到信息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再到企业的自身努力,信息化结合工业化产生的效益愈来愈明显。“在合适的时候找合适的产品,企业信息化之路一定会高速、高效!”持这种观点的中小企业队伍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随着各方力量下的“市场教育”愈来愈烈,信息化的认识盲区也在被慢慢清除。记者在走访企业时发现,金融危机带给中小企业不只是“伤害”,同时也让“反省”有了恰当的时机,而选择信息化作为产业升级的意识正慢慢浓厚,正渐渐转向实践与应用。
正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认识盲区
受“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影响,相当一部分人对信息化的认识要么持“很远,事不关己”的观点,要么持“很简单,就是让企业上网”的观点。上述两个观点都未免走向极端,纵然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时间并不长,企业信息化建设更是起步较晚,但信息化已然在社会、企业与个人之间形成紧密的纽带作用。针对中小企业,其作用更是不可小视。
简单地说,中小企业信息化指的是企业在作业、管理、经营等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的作业、管理、经营和决策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水平,缩小同大型企业之间的差距。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普及进程中,中企动力近年作出了许多努力。
基于中小企业起步阶段资金不足、人力不够的实际情况,大多数企业不免会选择传统的经营方式———作业、管理、经营均靠人为作用,这给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先天”制约。事实上,目前已然具备或正在使用相关信息化产品的中小企业数量是非常庞大的,这是属于“后天”的努力。但不可回避的一点是,中小企业过多地关心信息化的投入与回报,造成不必要的“认识误区”和“效用差距”。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误区”与“差距”首先是信息化产品与公司业务扣得不紧密。当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程度不同地拥有了使用信息产品的硬件基础和通信技术装备,但将已有信息化能力应用于各项业务的比例不高。其次,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仍在培育中,这直接影响着寻找国内外潜在客户的结果。最后,通过现代通信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的信心不足,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和沟通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对于网络电话及传真、商务短信、视频会议、网上实时监控等少有尝试。
信息化运用:意识决定行为
“企业老板运用信息化产品的意识尤其重要,一个有超前意识,与时俱进的老板,会非常关注这种新生事物,并积极使用合适的产品。”顺德区龙江镇一家专门致力于生产会堂排椅等家具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有关公司的大力宣传,以及本地媒体的新闻报道后,该公司的“老板”对互联网“域名”非常感兴趣,并在了解详细情况后使用了该项信息化产品。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去年9月以“鸿基家具?中国”为关键词注册域名后,截止春节前,公司网站点击率上升了19万之多,在业务拓展方面,今年一月份接单几百万,而在去年一月份的接单份额仅仅几十万而已。“虽然用该域名技术时间不长,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方能显示其作用,不过从公司发展来看长期运用这项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公司也希望能用上像移动通信、阿里巴巴这些公司开发的各种新的信息技术。
记者在随后采访另一家生产涂料的企业负责人时,他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认识非常少,希望能通过一些成功的案例来加强认识,并向这些公司学习运用信息化技术,以利把公司的产品成功打开国内市场。当记者问及“深圳中兴科技”、“深圳华为科技”、“中国移动通信”以及“阿里巴巴”等公司也在为中小企业积极开发信息化产品时,他表示“不懂这些技术”,但对互联网搜索引擎及企业邮箱有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