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写在气候峰会前
  • 作者:闾丘露薇
  • 点击数:443     发布时间:2010-01-09 09:01:07
  • 分享到:
关键词:

  印象当中,从来没有一次国际会议像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这样,变数如此之多,因为这场事先长扬的大会,到会议召开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些大国还没有确定到底谁会参加.即便是在刚刚结束的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上,在奥大利亚等国的倡议下,丹麦首相特地飞到新加坡,和出席apec的绝大部分成员的领导人临时召开了一场早餐会,确定下了在峰会上将会両部走的目标,依然还是不清楚,美国还有中国,谁会出席这次峰会.

  还记得在新加坡的一场记者会上,提问中国的外交部官员,中国到底谁会出席,是否要看美国的动作?没有直接的答案,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可以看到很明显的轨迹,美国突然宣布减排的具体数字目标,中国紧接着公布了自己的最新目标,而就在新加坡的时候,中国官员在被问到,何时能够拿出具体的数字的时候,他们的回应是,计算需要时间.而在中国宣布之后,印度很快的紧随其后,公布了自己的减排目标.

  而当白宫宣布,奥巴马将会出席峰会之后,中国也很快的宣布,总理温家宝将会出席.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有超过一百名的国家元首答应要出席这次峰会,但是大家的心理面都明白,如果美国,中国,包括印度,如果在这个峰会上姿态不高的话,那就意味着峰会不会有实质的成果.

  只是,刚刚又出现了变化.美国时间星期五晚上,白宫宣布,奥巴马原定九号出席峰会,现在改在了十八号,(注明:在文章截稿之后,中国宣布温总17号去)这是因为,之前的安排给不少的环保团体批评,只不过是去顺手做一场表演,因为第二天,他就要去挪威的奥斯陆接受诺贝尔和平奖.而最新的安排,被视为美国要重现在这个问题上的世界领导地位,奥巴马不是去给大家打打气而已,而是为这次峰会做一个总结,见证一分实质性的协议出现.当然,这只不过是正面的解读,而同样有可能的是,因为一百九十个国家无法达成共识,奥巴马最终没有出现.当然,以他的个性,可能性不大.

  虽然白宫表示,在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们沟通之后,对于最终产生一份具有标志性的框架文件有信心,但是前车之鉴,新加坡亚太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最后公布的宣言,在最后一刻,把减排目标的内容全部删除,尽管这份宣言,从来都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大会没有透露原因,只表示这是一个集体决定.但是在会议期间,中方主动召开记者会,披露在联合国其后问题谈判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包括非洲代表们集体离场抗议,不点名的批评美国的谈判代表,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政府表现的姿态不符,这让外界明白到,谈判和表态,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正如白宫宣布了减排的方案,但是这份方案是否能够获得参议院的通过,没有人能够打保票.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澳大利亚,就在几天前,国会否决了碳强度贸易法案,这份法案的目标,在于让那些排放温室气体多的企业,支付更多的成本.在外界看来,这个法案的被否决,不单单是对陆克文的打击,更多的是对马上要召开的气候峰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样的,尽管印度宣布计画在2020年之前,将炭强度削减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但是就强调,不会接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印度环境部长拉梅什还表示,印度不会接受规定排放峰值年的协议,所谓的峰值年,也就是设定一个国家必须开始减排的日期.作为全球弟四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印度明确的表示,不会用减缓经济增长的代价来执行具有约束力的目标,因为减排目标必须是自愿和单方面的,不应该依赖峰会的结果.这一番言论,更让外界无法相信,这次的峰会,能够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而就在峰会举行前几天,发生了一起被称为'气候门'的事件.英国一所大学一批研究气候问题的科学家们的一千多封邮件被黑客曝光,而从这些邮件内容可以看到,关于气候暖化的数据,在科学界依然有很多的争议,甚至出现有人想要夸大和操控这些数据的情况.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汉森宣布抵制这次峰会,因为他认为,现在的领导人们,已经把气候暖化议题政治化了.而气候暖化这个提议能够进入政治领域,其实就是源于汉森1988年在国会听证会上首次提出了气候暖化这个名称.

  如果来看美国民众对于气候问题的态度,08年四月份是关注度最高的时期,因为那段日子,正好是美国前总统戈尔推出了他的那套讲述气候暖化问题的纪录片'不愿面对的真相'.根据民调,百分之七十一的美国民众相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气候暖化,但是到了今年的十月,已经下降到了百分之五十七.而认为气候变化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的人数,也从同一时期的百分之四十四,下降到了百分之三十五.也正是因为这样,关于气候问题的法案最快也要到明年上半年才会在国会进行讨论,因为目前对于美国人来说,最具有急迫性的问题是医疗改革.

  2002年的时候,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举行了一场地球峰会,那个时候,气候暖化这个词还没有出现在大会的任何文件上面,甚至是在绝大多数的领导人的脑海里面.那个时候,用的最多的词语是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而我也清晰的记得,那一次,布什并没有出席,派出了当时的国务卿鲍威尔,而他也只是在会场亮了亮相,他乘坐的飞机,一直等后在跑道上,都没有去停泊的位置.当然,布什对于气候暖化这个概念的相当抗拒,甚至有媒体曝光,布什政府要求媒体和科学家噤声,而民主党的奥巴马孑然相反.

  那次峰会虽然发表了宣言,也发布了不少相关的协议,但是在过去这些年期间,已经没有多人关心这些内容,以及关心签述的各方落实的情况.倒是那次大会受到的批评声音不少,认为这些领导人们在非洲人们还在承受飢饿的时候,在南非大嚼鱼子酱,完全违背了这次会议的初众.这次会议的组织者们则要细心很多.因为这次会议在圣诞节前召开,丹麦外长已经表示,不会这次会议的会场里面出现圣诞树,包括其他任何的圣诞装饰.当然,其中一个理由是因为,这次是联合国的会议,圣诞树会让那些不过圣诞节的国家感到困惑,因此必须保持联合国中立的形象,而更重要的一点,杉树在树类当中最擅长吸收二氧化碳,被砍伐作为圣诞树,同样有违这次会议的目标.

  両年前在印尼的巴里岛,各国政府同意开始协手进行新的全球协议的工作,这次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则标志这谈判工作的结束.所有参与的国家都表示,希望能够看到一分协议的诞生,因为需要取代在2012年将会失效的京都议定书,但是越接近会议的召开,大家越心理面清楚,一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是越来越不可能.



                                                                 ——转载自闾丘露薇的新浪微博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