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青岛市大力加强能源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有效克服了能源"瓶颈"制约,为推动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五"期间,青岛市能源供应总量稳步提高,至2005年,一次能源供应总量达到2340万吨标准煤,比2000年的1265万吨标准煤增长85.0%。随着市区供气网络的完善,青岛市提前实现城市气化率100%的目标。"十五"期间,青岛市还上马了一批能源重点建设项目,其中青岛发电厂2×300MW热电联产工程扩建、青岛后海热电厂联产工程、水清沟热电厂热电联产工程、崂山500千伏变电站输配电网工程等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并陆续投入使用。农村电网建设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提高了农村供电质量,降低了农村电价水平,实现了城乡电价统一。与此同时,青岛市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一次能源中,煤炭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70.7%,下降到2005年的53.9%;石油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27.3%,上升到2005年的39.1%;天然气从无到有,2005年所占比重为0.5%;外输电力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2.0%,上升到2004年的6.5%。
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环境污染得到明显改善。2005年,青岛市万元GDP能耗比2000年下降0.16吨标准煤,下降15.1%。全市累计节约能源接近500万吨标准煤。"十五"期间,青岛市在能源消耗持续增加情况下,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连续5年达标。
信息来源:石油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