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具有偏滤器位形的托卡马克装置(一种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产生的等离子体电流日前达到400千安,等离子体存在时间达到2960毫秒,实现了在等离子体电流350千安条件下连续12次左右的重复稳定放电。
专家认为,这是继2003年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成功实现偏滤器位形放电以来,我国聚变装置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表明我国已经具备了接近堆芯条件下的聚变堆经济性和工程性等前沿课题研究的能力,为我国加入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反应堆(ITER)计划提供了技术基础。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核聚变研究,20世纪80年代,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建成了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为我国在国际核聚变研究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90年代,研究院又建成了中国环流器新一号装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研究院建成我国第一个具有偏滤器位形的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
最近,以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为代表的磁约束核聚变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此外,第21届世界聚变能大会也将于今年首次在我国召开,会址选在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诞生地――成都。
信息来源:石油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