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第一季度就要结束了,经济总体态势如何?
低基数上的高增长,
产出仍有缺口
非常漂亮的经济数据!2010年的经济无疑迎来了一个开门红。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70%。而且与之佐证的发电量增长情况也很好。1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36.46%;2月份是7.87%。因为春节的因素,我们为了平滑数据波动, 更愿意将1、2月份一并考虑,则发电量的增幅是22.13%。
无论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还是发电量增长情况,都是本世纪以来可数的几个峰值之一。
从PMI数据上看,虽然1、2月份的PMI数据在连续下降, 但是依然在50以上,显示经济整体仍然处于扩张的状态。
因此从这些数据的趋势看,一季度的经济显然处于恢复上升的通道,增长情况将会好于去年四季度。而当时的GDP同比增长是10.7%。
虽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数据出色,但是其中还是恢复性增长居多。原因就在于2009年一季度的基数很低。
2009年一季度是十余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低谷。当年1~2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整个一季度则是增长5.1%。
2010年的增长的确不错,但这仅是低基数上的高增长。
如果说因为基数的原因,仅与2009年相比,单纯的一个增长数字反映不了经济实际状况。那么我们可以再往前比较一年。与2008年同期相比,1~2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增长了25.29%。而2007年的(两年)增长幅度高达38.06%。因此虽然经济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但并没有达到潜在的产出水平,产出缺口还存在,依然有恢复的余地。
观察最近几年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数据,一般情况下都是3月份增长好于1~2月份。只有2005年,1~2月份增长了16.9%,3月份增长15.1%,两者相差了-1.8%。
即使今年也出现同样的情况,3月份的增长也在18.9%。但考虑到统计数据显示的一般规律, 以及经济正有着逼近潜在产出水平之势,我们认为,如果宏观政策上没有大的动作,3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情况大体与1~2月份持平,整个一季度的增长应该在20.7%左右。即使保守的估计,一季度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也是在20.5%。
国家统计局自2001年开始发布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累计同比增长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和GDP增长的数据,我们做了一个回归分析,得出了二者关系之间的一个公式( 即GDP增速 = 0.41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 + 4.02%)。
据此计算出一季度GDP增长速度为12.50%~12.70%。
测算的结果与实际增长之间上下平均有0.70%的误差。但从2006到2009年,4年的估算值都小于实际的增长幅度。预计今年的误差是负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我们判断,一季度的GDP增长应该在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