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第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以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意见》指出,对列入国家发展重点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条件成熟时,由有关部门制定专项进口税收政策,对国内生产企业为开发、制造这些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配套部件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或实行先征后返,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同时,取消相应整机和成套设备的进口免税政策。对国产装备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仍需进口的,作为过渡措施,经有关部门严格审核,以逐步降低优惠幅度、缩小免税范围的方式,在一定期限内继续给予进口优惠政策。此外,为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意见》还提出将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指出,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当前,要抓紧落实国务院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形成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体系。
曾培炎说,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制造业规模目前已跃居世界第5位。但是应该看到,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上大而不强,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国际竞争力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曾培炎指出,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我创新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若干意见》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到2010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技术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制造业集中地和工程研发中心,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逐渐形成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装备制造业格局。
曾培炎强调,振兴装备制造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着眼长远,认真筹划。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明确主要任务,实现重点突破。国务院已明确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领域,提高这些领域的装备制造水平,对国民经济全局有重要影响,对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效果明显。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和宏观调控力度,尽快实现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的突破。同时要以点带面,带动配套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
第二,继续深化改革,健全体制机制。要正确引导装备制造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规范跨国公司并购行为,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能力。在改制重组中,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多年来形成的研发制造体系、市场份额和自主品牌。
第三,扩大对外开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国家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培养研发人才,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第四,加强组织协调,狠抓贯彻落实。国务院已批准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相关规划,出台配套措施,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依托工程,鼓励企业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各地要搞好协作配合、健全工作机制,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动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着力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一)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落实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加粮食生产的各项措施。
(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坚持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认真落实对房地产发展调控的政策措施。
(三)做好油品供应和价格调控。
(四)提高对外经贸工作水平。适当扩大进口,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五)保持财政金融稳定。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坚决防止年底突击花钱。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
(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做好科技、教育、卫生和环保等方面工作。
(八)解决好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做好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支付。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切实做好救灾工作。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过冬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内容分析,今后国家将在以下几大领域重点发展:
清洁高效的发电技术装备。包括百万千瓦核电机组,超高临界火电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大型水电机组及蓄能电站机组,大型风冷电站机组。输变电领域。研究重点为450千伏、1000千伏高压交流和正负500千伏以上直流输变电设备。百万吨级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和PS、PTA聚酯成套设备,包括相关大型压缩机和空分机等。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大型薄板坯冷热连轧成套设备。大型综采,提升和洗选设备以及薄煤层采掘设备。
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包括30万吨矿石和原油运装船,8000-10000标箱集装箱船等大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设备。提升柴油机曲轴、大型船用铸锻件、锅炉发电机组、其他装载和办公导航系统等产品的制造水平。还应当发展海洋勘探、开采及加工成套装备。
每小时300公里级高速铁路列车及新型地铁车辆,包括牵引、传送、控制及网络系统、信号系统的制造研发。
大型环保装备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大断面岩石掘进机及大型施工机械。
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精密测量仪器。重点开发电力、冶金、石化、机械制造、医药、卫生、环境监测及国防建设等领域所需的大型精密监测和计量仪器。
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
新型纺织机械。包括日产2000吨及以上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高效现代化成套棉纺设备,机电一体化电脑织机和喷气织机,仿棉纺制造组生产线,电脑提花机,高速精编机,产品、工艺参数在线监测系统,高质量、高效、节能环保的产品设备等。
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主要是125马力以上的拖拉机、新型农业装备等。
集成电路关键设备,电子元器件生产设备,整机装联设备,生物工程和医药生产专用设备,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新型移动通讯设备等。
预计今后国家将对上述重点发展领域予以政策、税收、资源方面的支持。机械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期。根据以上发展重点,以下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生产数控机床的沈阳机床、生产船舶设备的沪东重机、生产电力设备的哈空调、特变电工、平高电气、国电南瑞等、生产能源设备的江钻股份等、生产船舶设备的沪东重机等、生产纺织设备的中捷股份、中国纺机、经纬纺机等,以及生产铁路设备的晋西车轴、北方创业等。
来自: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