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中石油高调布局山东地炼市场 地方企业应借机转型
  • 点击数:834     发布时间:2010-08-06 11:14:00
  • 分享到:
中石油与山东将在油气管网、炼油、成品油销售网络、城市燃气,包括港口和码头在内的油气储运项目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关键词:

    中石油借东明石化挺进山东地炼

    日前,中石油与山东省政府在济南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其主要内容有:中石油与山东将在油气管网、炼油、成品油销售网络、城市燃气,包括港口和码头在内的油气储运项目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中石油控股的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将向山东最大的地方炼厂之一——东明石化集团公司供应原油。

    业内人士认为,此番中石油高调布局山东地炼市场,使山东地炼市场四大石化巨头云集。

    从2008年起,中国化工先后整合了华星、正和、昌邑、安邦、长城、化二等地炼企业,中海油则整合了东营石化、海化、滨化等地炼企业。而中石化借助胜利油田,在山东市场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地炼企业没有原油进口权限,因此缺乏原料始终是山东地炼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据卓创资讯统计,目前山东地炼企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达5600万吨/年,而国家计划内的原油配置指标仅在200万吨/年,通过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供应给山东地炼的也只是300万吨/年左右,缺口达5000万吨。

    2009年年初,国家公布了《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要求2011年淘汰将100万吨及以下低效低质落后炼油装置,并积极引导逐步将100万-200万吨炼油装置关停并转。这一规定的下发,使得炼油装置规模较小的山东地炼企业陷入了恐慌。

    另外,随着2010年7月国三标准汽油在全国范围推广,山东地炼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除此之外,7月初山东省国税局下发新规,避税之门被堵,更是加剧了地炼企业的炼制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在诸多压力面前,与石油巨头合作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解决企业的油源问题,成为山东地炼无奈的选择。而中字头油气也正是借助自身优势,以资源换市场,来实现对地炼大省山东的布局。

    业内人士建议,面对炼油板块央企收编地方企业的总趋势,山东地炼企业应向附加值较高的化工行业转型,大力发展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等,或者干脆接受中字头企业的并购。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原料问题,也有利于落后产能的扩能和新上更先进装置。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