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披露
我国整体进入向信息社会过渡加速转型期
国家信息中心30日在京发布的首份《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披露,2010年,我国信息社会指数为0.3929,已整体进入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加速转型期。
这一国内首份关于信息社会发展水平的定量测评报告,初步建立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理论框架,提出了信息社会发展指数(ISI)和测评体系,适用与对地区之间、国家之间信息社会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分析和历史对比分析。报告认为,知识型社会、网络化社会、数字化生活和服务型政府是信息社会的4个基本特征。信息社会发展大体上可分成起步期(ISI值0.3以下)、转型期(ISI值0.3—0.6)、初级阶段(ISI值0.6—0.8)、中级阶段(0.8—0.9)、高级阶段(0.9以上)5个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面临不同的任务和问题。
报告根据对中国信息社会发展的10个判断指出,我国信息社会指数ISI在2008年首次超过0.3,由起步期转入加速转型期。根据报告描述,转型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现期。在这一阶段,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社会期望不断提高,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更为突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许多热点、难点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更加凸显。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时,不能固守传统工业社会条件下的方法和思路,而要充分认识与考虑到当前向信息社会转型的时代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在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过程中的作用,消除其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