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2011-04-12 04:48:47 光明日报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代表性刊群和重要的出版与学术交流资源。4月7日,在中国科协举行的第五次学术建设发布会上,一份内容为2006—2010年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1003种科技期刊发展状况的报告,首次向科技界和全社会公开发布。
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协学会与学术专门委员会委员陈运泰院士用以下的话概括5年来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出版能力、学术质量、国际化水平和数字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学术质量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国内外权威数据库中继续保持较高的学术显示度,各项学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让我们来解读这份报告,看看那些客观的数据能否支持这个判断。
保持较高的“学术显示度”
一个国家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某种程度上浓缩和体现了其科研学术的水平。截至2010年底,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共1003种,较上年度的954种净增加了49种,其中学术类期刊701种、技术类期刊186种、科普类期刊63种、综合类期刊49种、检索类期刊4种。
数量在增加,质量呢?
据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介绍,汤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 出版的《期刊引证报告》(JCR)2006—2010共收录中国内地科技期刊346种,其中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为179种,所占比例为52.0%。2010年,《工程索引》(EI)核心库收录中国内地期刊226种,其中中国科协科技期刊89种,所占比例为39.4%,在国内名列前茅。
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数和引文数量等,是衡量一种科技期刊学术水平的主要指标。《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2006—2010)显示,中国科协1003种科技期刊各学科学术指标的平均值,均高于收录总体的平均值,有17个学科的中国科协期刊平均影响因子大于本学科期刊平均影响因子、平均总被引频次大于本学科期刊平均总被引频次,并且学科影响因子排名第一和学科总被引频次排名第一的,均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
从2008—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每年都发布“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数据显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共入选200种(次),三年来均占入选期刊的60%以上。
今年3月17日,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揭晓,在10种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的期刊中,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有6种;在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的20种期刊中,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有11种。
上述数据印证了陈运泰院士的判断——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国内外权威数据库中继续保持较高的学术显示度,各项学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功不可没
说到科技期刊的发展,不得不提中国科协的“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据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介绍,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科技期刊资助体系,5年来,共有454种(次)期刊成为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资助总额达4840万元。
“立足于专家办刊、专业办刊,不断提升编辑出版质量,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组织原创论文、基金论文、重大科研项目进展与学科热点等高质量稿件,不断提高期刊学术质量与学术影响。”冯长根这样总结工程的着力点。
相关数据显示了工程的成效。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2006—2010年的统计,《力学进展》、《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华儿科杂志》、《水利学报》等期刊的影响因子连续四年学科排名第一;《地理学报》、《电子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期刊的总被引频次连续四年学科排名第一。《航空学报》、《石油学报》、《药学学报》、《水产学报》等期刊连续八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同行认可度是期刊质量的标志之一。目前,《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植物学报》(英文版)、《分子植物》(英文版)国际编委比例分别达53%、54%、62%。《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分子植物》(英文版)的海外审稿专家比例均在60%以上。《植物学报》(英文版)被SCI—E、PubMed等66种国际检索系统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