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11年4月11日
一个由国家级、省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构成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在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及产业化上,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都在发力。
近日,黑龙江省确定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大庆市科技专利成果转化中心、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等6家机构为该省首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自2008年科技部组织开展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工作以来,各省积极推进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工作。除黑龙江外,江苏、安徽、广西、河北、贵州等地已开展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北京、湖南、湖北及辽宁等地也正在着手这方面工作。此外,深圳、宁波等市也在开展市级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工作。
从全国来看,一个由国家级、省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构成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在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及产业化上,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都在发力。
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
2007年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启动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发布了《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首次提出,要探索适应市场规律、符合地方特点、形式多样的技术转移模式,选择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技术转移机构进行试点,支持建立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要结合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选拔和考核,在全国各行业和地方选择符合条件的机构进行试点,重点支持其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促进技术转移的体制和机制,培育一批信誉良好、行为规范、综合服务能力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技术转移机构。
2008年,科技部根据《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确定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76家机构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又确定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58家机构为第二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目前,第三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申报工作正在进行,将重点认定一批开展专业化服务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管理处处长陈晴表示,推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的工作十分重要。目前,科技部分两批公布的共134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已经在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探索实践不同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等方面做出示范。同时,一批示范机构也在各自所属行业领域内被树成“品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所形成的带动效应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为加快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做出积极贡献。
早在2008年5月,安徽省科技厅就批准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转移中心等8家单位为该省首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截至目前,安徽省科技厅共批准3批24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0年2月河北省科技厅组织开展了河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认定工作,河北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6家单位成为河北省首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2009年制定了《北京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讨论稿)》。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该办法意在选拔出20-30家北京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将通过多种形式对其进行推广和宣传,从而促进北京地区技术转移机构的建设,引导不同类型的机构为北京技术市场服务,带动北京地区技术转移机构的整体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