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2011-5-26 《东方自动化》
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和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电站。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0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9127万千瓦,火电新增装机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81.00%下降到2010年的64.34%。
但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的能源资源特点所决定,火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还将占主导地位。“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能源发展的表述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但规划纲要没有设立具体的火电装机目标,而专家认为,就火电而言,立足国内以及保护环境这两点,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优化发展火电,发展代表火电的主体地位,优化代表火电发展的多 元化、清洁化、高效化。
火电比重虽持续下降但优势地位不可动摇
“十一五”期间,全国电力装机连续跨越6亿、7亿、8亿、9亿千瓦大关,年均增长13.22%,快速扭转了“十五”期间全国电力大范围缺电的局面。在此期间,电源结构调整效果开始显现,火电装机容量增速逐年下降,但是尽管如此,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调查报告,2010年,火电依然是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主力电源,在总装机9.62亿千瓦中,火电装机容量达7.07亿千瓦,火电占整个发电能力的73.44%、发电量的80.30%。而且,根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新开工建设的火电规模将达2.6亿至2.7亿千瓦。这样,“十二五”末火电占比仍将保持60%以上。
火电在能源安全体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与我国的能源资源特点有重要关系。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由于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煤炭主导的情况,我国长期 内仍将面临多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禀赋格局。煤炭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仍将起着基础性作用。
专家认为,虽然“十二五”规划纲要没有设定火电具体的装机目标,但是,发展火电依然至关重要。因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火电仍是主力电源,如果大幅减少火电比例,那么就需要其他形式的电源补充上去。但水电、核电开发周期较长,风电、光伏发电除了发电能力有限外,突然大规模并网还会带来安全性问题,生物质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又难以在短时间内扩大,因此,只能继续发挥火电的主力电源的作用。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火电占全国发电量的80.30%,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以火电为主的电源结构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的火电行业因煤电矛盾的纠葛还处于大面积亏损状态,对于火电企业来说,要走出当前困境,首先必须克服“集结号”心态,虽然可以期望但不要完全依靠“涨电价”、“降煤价”这样的“集结号”,应立 足自身,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但是,发展火电是有约束性条件的。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立的主要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
可以想见,“十二五”时期,为满足经济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仍将继续建设火电项目。不过,在新增装机增长速度、建设方式上会有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