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制造业开始意识到转型升级的必要;2011年春节后的“用工荒”又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中国制造企业不得不摒弃以往低价劳动力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开始重新思考通过引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来降低成本。电气传动是制造业的主要耗能器件,企业对传动技术的选择便决定了其生产承办的高低。同时,由于近年来“节能降耗”的风行,变频器就这样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本期策划中,记者分别寻访了欧美、日系、台资、内资品牌中的代表,分别就他们目前的生存现状以及应对激烈竞争的策略等内容加以解读,或许可以为读者在“硝烟四起”的变频器市场中理清思路。
欧美派系:
关键词:技术先进、整套解决方案能力强、企业整体实力雄厚
代表企业:西门子 施耐德电气 罗克韦尔自动化
参与人员: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 驱动技术集团大型传动部总经理 付 强
施耐德电气工业事业部工控元器件市场部总经理 张登山
罗克韦尔自动化标准变频器经理 张轶鸿
西门子:变频王国的“巨轮”
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驱动技术集团大型传动部总经理 付强
在中国的变频行业中,有一家企业的名字不得不提,这就是西门子。它一直是变频器的主导品牌之一,尤其在高端大容量系统上具有明显优势。上世纪80年代,西门子大型传动业务进入中国,至此,便一直占据了中国变频器市场的领导地位。付强向记者透露:在刚刚结束的西门子2010财年,大型传动业务保持着强劲的增长趋势,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超过了德国总部和美国市场,一跃成为西门子传动
业务全球第一大市场。
持续扎根中国
西门子在变频领域的领先可以追溯到1971年。西门子公司F.Blaschke博士发表了一篇关于磁场定向控制的论文,率
先在全球范围内提出矢量控制技术,并沿用至今,奠定了西门子在变频领域30余年的霸主地位。然而历史永远只能为过去证明,西门子在中国市场的成功还来源于它扎根中国,持续本土化建设的决心。
1994年,西门子在天津建立了大型传动部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从而开辟了西门子中国本土化发展的新进程。天津工厂集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研发于一身,更好地满足了中国客户的需要。2005年,天津工厂完成二次扩建。如今,更是成功接下10亿高铁的大单。
目前为止,西门子大型传动部在天津、上海、仪征都已建立工厂,这不仅使其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极具实力的本土化研发和服务团队。这无疑使西门子大型传动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如虎添翼”。
全线覆盖 开拓创新
丰富的产品线早已是西门子人尽皆知的“秘密”,这也是其能够广泛深入到中国工业领域各个行业的根本原因。依托于丰富的产品线,完善的解决方案,以及充足的配套设备和选件,西门子大型传动不仅在冶金、油气石化、电力、水泥、水处理、造纸、船舶、煤矿、有色以及测试等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同时在西气东输、大功率高炉鼓风机等国家重点项目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能源问题的日益关注,变频器的应用已经不再只是停留在最初的风机、水泵类节能,近年来日益被关注的高铁、风电等新兴能源行业也为变频器提供了又一个可以施展的舞台。西门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契机。付强告诉记者:“2010年,西门子天津SEDL工厂
与京沪高铁签下了十亿人民币的订单,为其提供牵引电机;在风电领域,西门子一直保有风力涡轮机用发电系统市场
上的领先地位。并提供最宽范围的路上及海上风力发电应用系统, 最高可达8MW,可提供同步及异步风力发电系
统,并于2010年签订了1.5MW高速异步发电机双馈系统的涡轮机项目。”
将目光投向中低端价格市场
随着近些年中国广阔的二三线城市及周边市场因基础设施薄弱而呈现出的巨大需求,西门子不再只是固守高端
市场,中低端市场亦成为了其“猎物”的下一个目标。付强说:“希望可以慢慢渗入到中、低端价格市场,并建立影
响力, 逐步提升用户的整体实力。”如今, 西门子大型传动已经开始布局中低端价格市场:SINAMICS V50、A-Compact Plus等新产品本地化研发生产,1LG0、Beide等高效电机的销售、管理模式改进,选件、备件的设计,以及组织结构的调配等一系列紧密而周详的战略规划势必将在中国中低端市场刮起一阵“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