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张辛欣 刘菊花)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指出,1-7月中国工业经济整体运行平稳,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左右。
工信部数据显示,1-7月,中国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说,受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的影响,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用工成本上升、煤电油运等要素供应紧张以及利率汇率调整、企业融资困难等多重因素叠加,经济运行正处在变化敏感期,工业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
首先,在工业经济运行外部环境总体趋紧。其次,消费、出口和投资这三大拉动因素总体呈趋缓走势。再次,能源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大幅攀升,使得消化成本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更加困难,而银根收紧让企业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
“以企业来说,金融危机时,主要问题是没有订单。而现在则是有订单,供应出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说,“金融危机时,尚可靠扩张还支持工业增长,而今年这条路就走不通了,迫切需要靠创新升级释放更大增长空间。”
但也有一些有利因素。首先,投资依旧是拉动工业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黄利斌说,水利投资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推进以及“十二五”各个重点专项规划陆续发布实施等,会对下半年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形成良好支撑。此外,国内消费市场平稳发展将有利于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增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支撑力,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