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关键材料待攻关 核电装备国产化、自主化任重道远
  • 点击数:1117     发布时间:2011-09-28 14:45:00
  • 分享到:
关键词:

    来源: 中国能源报  

   2015年前,稳定年产12套左右核岛设备和常规岛汽轮机、发电机和相关辅助系统设备的生产能力

    9月19-21日,2011中国国际核电装备展览会(以下简称“装备展”)在北京举行,国内外多家装备制造企业参与了此次展览中的产品展示、贸易洽谈、技术交流、学术研讨等活动。

    记者从展会现场及之后举办的中国核电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了解到,此次装备展参展商以国内企业居多,核电央企中只有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参展。而核电装备的国产化、自主化仍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装备蛋糕“瓜分”明显

    “国产的主管道、反应堆压力容器等设备值得一看。”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向本报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国内几家装备巨头在此次展览中均有“主打牌”:一重和东方电气的展台突出展示其制造的百万千瓦级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渤船重工和二重主推AP1000主管道模拟件、上海电气则突出了百万千瓦级核泵阀。

   “关键设备几乎都是央企做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占据的份额很小。在外界看来,央企做的都是大设备,我们做的是小零件。”一位民营企业参展商告诉记者。

   “核工业体系不同于别的,占山为王的现象非常严重,圈子又小,供应链大都是定向的。如果不是明确的大发展局面,参会者是不会在这种展会中收获什么订单的。”一位业内工程师向记者透露。记者9月20日再次去展会时也发现,各展位前问津的人已很少,多位参展商也表示,几乎没有签单。“拿到订单跟决策层意志、采购商的意愿都有关系,更何况国内核电运营商对国内设备仍然普遍不信任。”该工程师表示。

   另外,此次展会中地方政府和协会“组团参展”也是亮点,其中包括烟台市核电办组织的烟台核电相关企业和台湾核能级产业发展协会组织的台湾企业。

   烟台市核电办副主任张安明向本报记者表示,烟台市将依托海阳核电这一核心,打造莱山、海阳两个核电装备制造园区,大力发展核电装备制造、技术研发、核电配套服务三大产业。

   “现在烟台已经具备核电设备配套能力和配套潜力企业达20家,正在发展成为依托AP1000核电技术,集核电设计咨询、设备制造、技术培训、核电旅游为一体的研发、制造、培训和服务基地。”张安明介绍。

   上海阀门五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富成告诉记者:“国内做核级阀门的企业较多,但是各有分工,如中核苏阀做大口径阀门,而上海阀门主要做小口径阀门。但是上海阀门厂会逐步开发大口径阀门。”他还表示,去年上海阀门厂签订了阳江核电和防城港核电共3000万元的订单,而上海市核电办的重视和支持起了很大作用。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