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财税金融齐给力 中小企业迎来政策“春风”
  • 点击数:528     发布时间:2011-11-24 14:35:00
  • 分享到:
关键词:

  本报记者 叶涛报道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10月31日

  10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试点,条件成熟时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

  这是继10月12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之后,中小企业发展获得的又一利好消息。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国务院先后针对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做出政策调整。“这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广大中小企业当前负担过重、发展难的问题,通过降低税负水平给企业让利,客观上有利于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和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郭励弘向记者表示。

  持续为企业“减负”

  最近一段时间,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困难局面格外关切。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提高小型企业的公司税起征点,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年底并扩大范围,并将符合条件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纳入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范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表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以及地方政府各种费用名目繁多,企业负担沉重日益成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绊脚石”,尤其是增值税、营业税征收比例过高,不利于广大中小企业增加投资、扩大规模以发展壮大。

  北京一家节能企业负责人杜凯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与去年同期相比,他所在企业今年9月购买各项原材料的价格平均上涨幅度已经超过15%,物流和人工成本涨幅更大,分别达到20%和30%左右。“现在我们的成本上升了差不多20个百分点,而同期销售额却下滑了20%,企业利润越来越薄,处境艰难”。

    在得知减税的消息后,杜凯峰高兴地说:“这太好了,感觉肩上的压力一下减轻了很多,国家制定的减税措施来得太及时了。”杜凯峰表示,“缴纳的税费少了,企业经营成本会得到有效控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因此提高。听到减税的消息后,公司上下的生产积极性比从前更高了,产品出口意愿也更强了。” 

   陈乃醒表示,小型微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适当降低小企业公司税起征门槛,还能起到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抑制贫富差距、实现公平分配等作用,益处多多。对此,陈乃醒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今后可以考虑成立小企业专项扶持基金,为刚刚起步的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扩大服务范围和水平以提高其市场生存能力。

   积极的金融扶持

    中小企业“成长中的烦恼”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根不正、苗不红”的身份问题。缺乏“国字号”背景,使中小企业在融资贷款、人才引进、市场开拓、维权等方面容易遭到不同程度的“歧视”。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固然与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有关系,但政府如何营造一片对中小企业充分信任的土壤关系更大。”投中集团首席分析师李玮栋表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支持不足,造成小企业融资难、程序复杂,间接地拉高了融资成本,导致部分企业从经营实业走向资本运作。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小型微型企业最为集中的浙江省温州市,由于小企业难以通过银行渠道获取周转及扩大企业规模的资金,民间借贷风潮逐渐兴起并愈演愈烈。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其中用于一般性生产经营的仅占35%。

   “小企业对实业生产不感兴趣,其症结仍在于政府对小企业优惠政策缺位和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为给小型微型企业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10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通过金融措施在融资方面对小型微型企业提供便利;要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逐步扩大小型微型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积极稳妥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等融资工具;进一步推动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建设,改善小型微型企业股权质押融资环境;积极发展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

  在金融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允许商业银行将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视同零售贷款计算风险权重,降低资本占用”这一条对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改善银行金融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李玮栋表示,随着该条款的有序实施,广大小型微型企业将重新回归到以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的轨道上来。 

   财政金融齐给力 中小企业迎来政策“春风”

   李玮栋预计,此次国务院对小型微型企业的重点支持客观上也会改变资本市场的投资风向,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将会紧随其后,为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工具。

   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国务院频频出台减税政策,与一段时期以来愁云惨淡的国际经济形势不无关系。2008年至今,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消,美债、欧债危机又相继爆发,在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全球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攀升,并迅速带动产品及劳动力价格上涨。这对以“加工+出口”模式为主,并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期的中小企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企业利润愈加微薄,不堪成本重负。

    目前在我国登记注册的企业中绝大多数是小型和微型企业,它们为社会提供了最广泛的就业和消费机会。“如果市场行情迟迟难以好转,就有可能出现大批小企业倒闭的现象。”李玮栋认为:“届时,将会出现消费被抑制、阻碍新兴行业发展等恶果,其影响还会通过产业链蔓延至上下游的一二级产业,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威胁国有企业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正遭遇拐点,人口红利日渐消耗殆尽,这使得劳动力成本上涨预期上升,产业结构调整面临重重难题。郭励弘认为,采用直接减税的方式营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环境才是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所在。

    “一直以来,我国为鼓励商品出口,对内销和出口企业存在差别待遇,政府对企业的税收扶持主要集中在出口类制造企业,此类企业通过对外贸易可获得国家出口退税优惠,而商业和服务行业却普遍存在营业税税率偏高的现象。企业间无法站在同一起跑线平等竞争,长此以往必将挫伤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郭励弘分析认为,此次新增两档增值税低税率,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既可以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降低税负,还能鼓励企业重视国内市场,使内销企业和出口企业获得一致的税收待遇,减轻内销企业经营压力,为政府扩大内需做出积极贡献。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低迷,企业出口受阻。”李玮栋认为,在这一时间点接连出台减税政策,还可以看作是政府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产业分工更加细化的引导,客观上有利于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保持中国企业长久以来积累的成本与价格优势,从而增强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控制力与影响力。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