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我国智能电网设备发展空间广阔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 点击数:1460     发布时间:2012-02-09 14:05:00
  • 分享到:
关键词:

   www.chinaequip.gov.cn 2012-02-07 来源: 中国工业报  

   最新资料表明,我国将在未来五年加大力度投资建设和开发智能电网,而大规模的建设工作于2012年启动。这对于成立不久的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智能电网设备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智网委)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推进转型升级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诸多新理念,同时将智能电网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也将发展智能电网摆在了突出位置,将其作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的产业来推动。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电网。随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纷纷出台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的专项规划,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智能电网建设

   不久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编制的《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把智能电网设备列为电工行业“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点产品领域。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分析,电工行业着力进行智能电网设备研制的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着力点。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体现,智能电网是实现节能环保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条件。而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是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不仅可为我国能源产业战略实施提供重要技术装备,也成为领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是实施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抓手。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大幅下降。智能电网可减少能源输送消耗,提高能源输送效率;降低用电设备能耗,提高用电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三是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其方式变革的强力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目标。智能电网可满足大型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以及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是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是电工行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电工行业发展目标是“实现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发展高端产品,培育出口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密集型的智能电网设备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点,其产品技术附加值高,有利于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动电工行业发展。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