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中,有90%的高档数控机床依赖进口、有95%的高档数控系统依赖进口,智能装备的对外依存度也高达70%。还有大部分机器人和工厂自动控制系统依赖进口,工厂自动控制系统、科学仪器和精密测量仪器基本由国外垄断。
201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0万亿元,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约1.6万亿元,占装备制造业的8%左右。在我国装备制造的三大产业中,机床工具业产值达到3922亿元,但其高端产品比重只占30%;仪器仪表业产值3945亿元,其高端产品的比重只有18%;比例最低的是通用基础件工业,产值是4600亿元,而其中高端产品的比重只占到5%。
两组数据将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尴尬处境暴露无疑。日前,《中国政策论坛》邀请工信部领导、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共同探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如何发展,业界人士一致认为,自主创新是发展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必由之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工信部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一是尽快明确高端装备制造相关领域的发展战略。尽快发布航空工业中长期规划。尽快发布船舶、轨道交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十二五”规划。二是实施五大工程。三是支持通用零部件和控制系统等短板的发展。四是调整企业结构,通过兼并重组促进高端制造企业的发展。五是不断完善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撑体系。
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值要达到6万亿元,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要占整个制造业的25%。“十二五”期间,工信部要继续推动能源装备、通信装备、数控机床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工信部要重点发展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卫星制造装备及应用、智能制造装备等五大领域。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2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