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记者 王璐
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市场煎熬般的等待中如期发布。面对3.6%这一明显高于市场预期的数据,A股似乎有些不知所措,多空双方几经博弈,沪指仍在临近收盘时失守2300点。一方面,CPI的小幅回升或在一定程度上对股指构成压制;而另一方面,包括GDP在内的经济数据的疲软也可能倒逼政策面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博弈之中,A股何去何从?
菜价推高3月CPI
全年物价不改整体下行趋势
刚刚公布的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5%,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7.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第一季度CPI数据比去年同期同比上涨3.8%。
“自3月以来,由于市场供应减少,蔬菜价格呈现持续上涨态势,进而带动了整个食用农产品价格涨幅的回升。数据显示,3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达2.39个百分点。”市场人士表示,可以说,蔬菜价格的高位,是CPI反弹的“罪魁祸首”。
在蔬菜价格出现上涨的同时,年内第二次上调成品油价格也使国内油价创下历史新高。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市场中关于国内物价回落趋势能否持续的担心重新抬头。对此,交行金研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最新发布的策略中表示,这种担心没有必要。“2月份的CPI的大幅下降有其特殊性,主要是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因双节影响大幅下降,且CPI同比翘尾因素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与前几个月相比,3月份的CPI同比走势仍处于下行通道当中;其次,由于CPI细项中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指数占CPI权重0.79%左右,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幅度约6%,则对4月份CPI的影响仅0.05个百分点左右;第三,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是受短期天气因素影响,预计春季气温回升、天气好转后蔬菜价格将有所回落。”
因此,上述研究人员认为,短期扰动因素不会改变全年物价整体下行的趋势,维持2012年前三季度CPI同比持续下行,第四季度同比有所回升的趋势判断,预计全年CPI同比涨幅在2.7%~3.3%之间,将比上年明显回落。
“微调”预期升温
下调存准率窗口或临近
事实上,CPI是否超预期并非关注的焦点,由此衍生出的货币政策的动向才是市场分析数据的主要目的。诚然,高企的物价有延缓政策放松步伐的可能性,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机构和分析人员均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进一步下调抱有很大程度的预期。
“虽然3月份CPI涨幅略超预期,但在持续一年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速下滑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经济的通胀压力明显减弱,通胀回落已经是大势所趋,政策已没有进一步紧缩的必要。”在最新发布的策略报告中,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在一季度实际货币放松效果并不明显的情况下,3月份新增贷款可能达到9000亿元,远远超出市场之前的预期,表明政府已经采取放松信贷来拉动投资,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目前,货币政策面临着从偏紧到适度放松的转向,预调微调的效果将逐步显现。”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认为,CPI会在第二季度继续下行,在此基础上的货币政策也会保持一个平稳的放松。“预计4月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鲁政委进一步表示,虽然理论上从过去央行采用过的操作手段看,也可以通过逆回购的方式来缓解市场中类似的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但如果这种紧张呈现趋势性,则逆回购缺乏针对性,最终还是需要下调准备金率来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人士强调,虽然3月份CPI的小幅走高尚不会改变未来或将放松的货币政策,不过央行在出台这些政策促经济的同时,将更兼顾防通胀,加强政策调控的前瞻性,未来不可能出现市场流动性泛滥的局面。
市场上涨需三方合力
A股中期走势仍存疑
国内成品油价格和蔬菜价格的持续高位,使3月份CPI的反弹早在意料之中,但同时3.6%的同比涨幅却高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在政策面微调改善预期和经济数据压制的博弈中,A股市场将如何前行?
“推动市场上涨的动能需要经济、政策以及资金的共同作用,而目前表现为经济回落过程中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的下滑,政策微调需要进一步落实,股指的走强仍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撑,在缺乏政策的实际出台以及经济的企稳迹象时,市场资金的参与热情有限,场外资金入场动能不足,因此,股指在缺乏资金以及基本面的支撑下,在政策预期中将以振荡为主,并在此过程中确认估值以及经济、政策的底部。”在最新发布策略报告中,东北证券(000686,股吧)的研究人员认为,A股反弹空间及力度仍相当有限,中期调整之势仍难改变。
乐观的声音同样存在。“2245点一线或是一个公认的低位,当沪指回落至此位置,管理层开始大量出利好,在"稳"字当头的理念下,2012年的股市应该不会陷入一跌而不可收拾的境地。”东方证券的分析人士则表示:“同时,虽然目前的扩容压力仍然较大,但包括养老金、QFII在内的新增基金一旦入市,将会给市场提供不小的支撑。此外,在股指期货运行满两周年之际,头号"空军"中证期货却在快速上演大撤退,净空单由清明前的7606张锐减至上周末的3962张,表明至少在短期内,期指市场的空头压力已经大幅释放。”因此,该研究人员认为,2012年二季度可能与去年有所不同,稳中求进成为主基调。在面临诸多挑战时,市场应当偏向于乐观,保持平衡市的操作心态或许是最佳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