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不久前发布的《机不可失: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预测,2000年到2020年,中国交通工具的规模将飞速增长,从1610万辆增加到将近9400万辆,相应的交通燃料需求增长将超过3倍,从1.24亿吨标准煤增至4.09~5.35亿吨标准煤,占2020年主要能源消费约16%~17%。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指出,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快速城市化、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摆脱高能耗经济发展路径依赖的关键时期。
??我国能源战略面临三大挑战
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认为,我国在能源战略上正面临着三大挑战,未来应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
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引发的结构性变化。我国已开始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重化工业发展加速,即能源密度高的产业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9%。1980~200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与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相当甚至还要低,但是在“十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超过了1。如果要按照这样一个趋势放任发展,能源消费将迅速攀升到难以满足的程度,有进入高能源密集度发展模式的风险。
??
二是快速城市化。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年均提高1.4%,预计2020年将达到55%~60%。按目前的水平,城市人均能源消费量为农村的3.9倍,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农民转移到城市,相应能源消费将大大增加。
??
三是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这几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去年全国达3000万辆,去年一年的消费量为570万辆。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增加三四倍。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长,我国开始进入汽车社会。而这样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革命的时代,必然建立在石油消费大大增加的基础之上。目前,我国机动车用油占石油消费的40%,预计2020年将占到60%。由此,报告指出,机动车消费是推动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
此外,大规模不受节制的能源需求将导致不可接受的能源环境成本。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相当突出,环境成本占GDP的比重已达3%~7%。PH值小于5.6的区域已占全国面积的1/3,其中70%~90%都是能源消费引起的,而最主要的当数燃煤。
??
摆脱高能耗经济发展路径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表示,我国能源领域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国内石油天然气能力增长比较缓慢,增长潜力较小,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存在着长期上涨趋势;能源的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主要工业品的单位能耗高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能源生产和先进节约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不少技术和制度障碍;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约束正在加剧;能源领域法规不健全,政策体系不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政府的能源管理与监督体系不健全;国有能源公司化改革没有完成,国际能源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和拓展。
??
挑战意味着机遇,我国的高能耗意味着节能降耗的巨大潜力。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也指出,虽然目前我国能源使用效率较低,但节能潜力巨大。我国市场巨大,有利于培育和应用新的能源技术,如新能源汽车等。未来新增的能源设施和装置数量大,也有利于提高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此外,除具备这些后发优势外,我国在体制、机制、管理方式以及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余地还比较大。
??
冯飞指出,我国工业消费能源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70%以上下降到现在不足60%,而建筑和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费比重则在快速攀升。在发达国家,工业能耗占总能耗的1/3,交通能耗占20%多,建筑能耗占到将近40%。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表明,我国的能源路径依赖也正在形成。
??
他强调指出,我国现在正处在能源战略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摆脱能源路径依赖“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应该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来实现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过程当中,至关重要的是协调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政策,以及相应的政府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
有关专家指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十一五”时期实现20%的节能目标仍非常艰巨。目前我国的能源法律法规宏观上缺乏一个综合性的能源法,产业层面上部门之间在规章和标准上存在缺陷和不协调;在政策执行上,现有的能源机构层次不高且分散,能源政策、计划和投资决策分离,法律法规的执行能力还不够强。
??
冯飞建议说,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应坚持这样的原则:降低能源消费增长使其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在经济和有利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国内的能源资源,特别是提高能源的开发效率;保护环境,减少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负面影响。
??
针对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冯飞提出了8个主要的政策建议:制定统一、一致、综合的能源体系,避免能源之间打架,要增强能源之间的协调性和综合性;把提高能效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定位;加强能源机构的建设,强烈建议建立能源部,还要进一步完善能源的监管机构,对于一些节能的机构也应该建立和加强;要发挥价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并建立支持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激励政策;引进开发先进的能源技术和清洁煤炭技术;拓展国际合作,降低利用国外资源的难度;减少针对性措施对社会潜在的负面影响,比如调整价格、完善税收政策可能会对低收入群体产生负面的影响;要形成统一的国家政策目标,全社会要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给予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