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都将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与保障国家安全的双重战略性任务。专家提出,应允许各类资金包括民营融资加入到国防建设中。18日上午,“2008军民融合商务年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一致呼吁放宽民资外资进入军工企业。
国防科工委体改司司长吴凤来说,应加大中国民营资本甚至外资进入国防军事工业的力度,积极推进军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走军民融合之路。吴凤来介绍,从2007年起,中国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步伐明显加快,去年共有18家上市公司要求增发,10家申请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提升军民两用产品的研发生产。但目前,国防军工企业仍然面临着环境相对封闭、产权结构和投资过于单一等问题,吸收更多的外来资本,能更加满足国防军工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目前事实上已经没有限制外资在二级市场的非恶意行为,但允许外资参与军工企业的力度仍然不够。接下来应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放宽。
“门槛太高,不利于民营资本参与到国防科工企业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茂林呼吁相关的法律制度应该有所调整与完善。他说,我国至今没有一部相关的法律可供民营企业参考,因此民营企业对投资国防科工企业无所适从。应及时制定相关法规、行业标准和准入制度,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军事工业,既能使中国在武器装备上拥有国际新技术,对国民经济也能有巨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