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循环经济促区域发展 工业生态链成热点
  • 作者:明贵栋 秦可 谭论 方汝宁
  • 点击数:867     发布时间:2008-02-15 12:24:55
  • 分享到:
关键词:



    作者: 明贵栋 秦可 谭论 方汝宁

    编者按:2007年11月27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公布了一组数字:我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省市在2006年能源强度降低了4.2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08%。

  根据各方汇集的信息,探索通过不同产业间的组合和补充形成工业生态链体系,目前正在成为试点省市推进循环经济的着力点,节能减排工作也由此得以深入展开。辽宁、山东、江苏及贵阳等省市对此表现出巨大热情。

  辽宁:以循环经济助推老工业基地振兴

  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再生资源园区近期又引来了园区的最大一单,具有标志性项目的大唐国际投资180亿元的IGCC热电联产甲醇项目于日前落户于此。

  据介绍,IGCC项目是新技术领域,一期规划研究建设2×400MW级IGCC供热电厂+60万吨/年甲醇技术项目。该技术项目采取上下游联产,充分利用上游企业产生的煤气和化工原料生产甲醇及副产品,同时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作为下游企业汽源和热源。该项目将煤气作为联合循环的燃料,发电及供出的蒸汽作为下游产品,电、高压给水、高压蒸汽都可作为上游化工用热源和水源,形成热能的梯次利用。

  “大唐国际IGCC热电联产甲醇项目只是园区内推行循环经济的一个代表,很多企业都能做到生态工业循环。”据铁西区区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松林介绍,在谋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铁西区曾欠下巨额的环境账。为还清这笔账,铁西区在打破工业企业发展瓶颈、实施“东搬西建”工程的同时,对原有的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通过“上”新装备、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全面、系统地解决工业企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为此,铁西区要求区内新建的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需要,推行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在该区的生态工业园,沈阳化工厂、红梅集团等47家企业构成了9条生态工业产业链、5个生态工业循环网络,园区内企业的固体废物资源化比率达到50%,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90%,中水回用率达到30%,建成了一批循环经济型示范企业。冶金工业园对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投资再大、税收再高,只要污染环境都绝对不能进园,一个投资达两亿元的工业项目就是这样被拒之门外的。

  记者从辽宁省发改委了解到,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提升区域经济运行质量,辽宁省重点组织了抚顺矿业集团、大连开发区、沈阳铁西新区三个试点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同时,启动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如抚顺矿业集团的煤矸石烧结砖、煤层气开发利用工程,大连开发区的中水回用、废工业介质综合利用等生态链接项目,以及沈阳铁西新区的搬迁改造等。

  通过“3+1”循环经济模式,即利用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和资源再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几年来,辽宁省在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社会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山东:链式循环经济“点亮”

  生态省探索之路

  “济南的护城河、小清河以前污染很重,看不见清水。现在水变清了,夏天,周围的居民都到河边乘凉、划船、钓鱼。”山东经济学院的张老师日前告诉记者。

  以前的济南钢铁总厂厂区,浓烟滚滚,下雨天地上到处是红水,周围居民对此很有意见。如今,厂区到处是草坪、绿树、鲜花,简直变了个样。同时,工人设法把堆放在厂区里的铬渣变成炼铁的原料,把铝厂的赤泥变成炼钢的原料。去年1~9月,该厂利用余热余能发电达到18.6亿千瓦时,比2006年全年水平提高72%,工业用水复用率达9..3%。能耗降低了,经济效益上去了。

    济南的转化是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的缩影。据山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该省万元GDP能耗降至1.2吨标准煤,比2006年降低2.38%,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90吨标准煤,比2006年下降5.94%,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8.74%,比2006年提高1.1%。千户企业节能334万吨标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削减2.1%和1.6%,成为全国七个双下降省份之一。与此同时,该省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8562.8亿元,同比增长14.6%。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有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2003年《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出台后,山东省开始积极探索循环递进、相互关联的“点、线、面”链式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据介绍,所谓“点”即企业“小循环”,山东着力推进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循环生产,发挥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主力军的作用。就钢铁行业而言,济南钢铁公司的“钢铁废物资源化管理、闭路循环利用”,莱芜钢铁公司的“废水零排放”,青岛钢铁公司的“高炉煤气、工业用水、固废和余热四个闭路循环”等模式,在节能、节水、废物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探索。有色金属行业,山东铝业公司的“利用赤泥提炼稀有金属镓生产多种新型建材和废催化剂综合治理”、山东信发铝电集团的“热电联产、铝电联营”等项目,引导有色金属行业产业链向纵深延伸。

  所谓“线”即行业,山东在能源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比较重的钢铁、电力、化工、煤炭等十个重点行业,积极研究探索循环经济模式。

  而“面”则是指区域,山东将工作重点放在培育循环经济型城市、园区和企业上面。该省前不久进一步明确目标:要用3年时间培育10个循环经济型城市、20个循环经济型园区、300家循环经济型企业。

  江苏: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一边“吃进”废布废料,另一边“吐出”精美的汽车内饰,这不是魔术中才有的情形,在江苏省常熟市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这一神奇变化已变成事实。

  据了解,该企业每年在常熟市及周边地区收购1500多吨废布废料,加工成1300多吨毛毡,再制成门板、衣帽架等汽车内饰,产品为一汽大众、上海通用配套选用。由于整个过程全部是物理处理,不用任何的化学添加剂,因此不会带来环境污染。先进的工艺不仅使该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同时解决了一直困扰常熟市的大量废布角料问题。

  像常熟市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这样“变废为宝”的企业在江苏省并不在少数,作为全国第一个全面规划循环经济的省份,江苏省108个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各放异彩,从企业到园区、从工业到整个社会,循环经济正一步步从理论化为实践。

  作为全国循环经济建设试点省份,江苏从企业、行业、政府三个层面推进点、线、面的综合循环经济实践。“九五”以来,江苏省在GDP总量翻一番的情况下,COD排放总量下降了4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20%,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目前全省已建成8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为了加快区域性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建设,江苏省政府加大了财力上的投入。2006年江苏省财政厅下发了3000万元专项经费,共资助63个循环经济项目。包括运用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实施的改造项目,重点行业、重点流域的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再生资源产业化和机电产品再制造项目及为循环经济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等社会性服务的平台项目。到2010年,江苏省将全面建立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体系。

    贵阳:依靠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虽然时令已经到了冬天,但是在贵州开阳县开磷集团磷煤化工基地———大水工业园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据介绍,该项目是全国第一个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目前已经完成工程总量的30%。

  据开磷集团有关人士介绍,2008年底,第一套60万吨磷酸二铵装置将在这里建成投产;到2009年底全部建成后,该基地将达到年产120万吨磷酸二铵生产能力,该项目生产过程将全部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进行生产。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循环经济项目在开磷集团还有很多。开磷集团近年来投入1.32亿元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如今,厂区工业废水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零排放。

  开磷集团还对磷渣、磷石膏、矿渣、赤泥、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弃物开展综合回收利用。开磷集团下属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已投入上亿元资金开展废水、废渣、废气综合利用。该公司还利用硫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进行热、电联产,每年可余热发电1.7亿千瓦时。

  贵阳市经贸委助理调研员刘小霖认为,对于贵阳市这样一个坐落于半封闭的山间盆地中、大气扩散能力差、环境容量低的生态脆弱型城市,绝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协调”的老路,否则,不仅资源和环境将不堪重负,发展也将难以为继。贵阳市确立了通过“构建三个核心系统和八大循环体系”来建设生态经济市的发展思路,即构建循环经济产业系统、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和生态保障系统;“推进建设”,即建设磷产业、铝产业、中草药产业、煤产业、生态农业、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的循环经济体系,以及旅游和循环经济服务产业体系、循环型消费体系。作为我国首家循环经济生态试点城市,贵阳循环经济正沿着这个思路不断推进。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