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泽(1945-)
教授,博导,国家宏观经济研究所,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79年进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从事经济理论研究。1990年晋升教授,曾任该所副所长。1995年调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学术基金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特聘专家,香港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协会名誉会长。1998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名人录》。
各位专家,各位企业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这个论坛,在座的都是中国的工业自动化这个界别的专家和企业界的经营者,这使我想到了这次十七大对原来的中国现代化战略做了一些调整,原来是四轮推动现代化,四个轮: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这次在十七大报告又增加了一化,叫信息化。
信息化目前在中国的位置是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平起平坐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工业自动化,按照我的理解实际上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一个相结合的产物。
这是适应世界当前正在崛起的新的科技革命的需要,这次十七大提出的新的五轮联动战略,应该说对于中国的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各位企业、企业家朋友们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天地,提供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机遇。
今天我跟各位希望围绕着工业自动化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谈谈我的几点意见,供诸位领导和朋友们参考。
一 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三个问题
我先大体上剖析一下为什么十七大把原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次修改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背后的深层考虑是什么。我是1995年春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当时的副所长奉调进京担任国家计委所的常务副所长。我来的时候正好赶上制定国家的第九个五年规划,就是12年前,在制定“95”规划的时候写进了两个命题,两个转变,一个就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就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推进应该增长方式转变,正是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1995年写到中共中央的文件当中,到今天已经12年了。
这个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由过去的粗放的增长方式转变到集约的增长方式,所以抓住了两个关健词,粗放转集约,这个从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找出两个经济学的范畴,因为今天绝大部分是技术界的朋友,我个人是研究经济的,是从粗放到集约,粗放归纳为“三高一低”,第一高投入,第二是高消耗,第三是高排放,就是污染比较严重,“低”就是经济效益,三高一低,这叫粗放,什么叫集约呢?返过来就是集约,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这就叫集约,不是节约是集约,现在我们用的提法三高一低,到三低一高这么一个转变,这种转变从经济学理论上说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它的要害是说怎么样促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增长,让它经济增长得更快,又好又快,抓住了由粗放到集约,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迅猛地上升,今年可能达到23万亿元人民币折成美金超过德国,今年将名列世界第三,我们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增长问题在目前不是大的问题了。
速度今年可能要达到11.5%,11.5%的GDP增长率,明年据我个人研究,因为估计明年可能还要保持在11%左右,比今年可能稍稍地低一点,但是仍然是个很高的速度,增长的问题在我们国家不算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地方的政府抓得非常之紧。这里面关键是一个发展方式的问题,为什么要把增长方式转变,改成叫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从理论上有什么差别,增长方式的转变,刚才我讲主要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的方式是靠它来增长,它的要点是增长,发展是比它宽。发展面比增长的面宽得多。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发展比增长多了什么呢?
第一点多了结构,增长不讲结构问题,但发展必须讲结构,而结构,中国又不是一个结构,四个结构,第一个结构是产业结构,我们今天是工业自动化,我们也要谈一谈产业,从中国来讲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第二城乡结构,城市和乡村的结构问题,第三是区域结构问题,中国有东中西,还有东北怎么摆布,第四个是内外的结构,国内跟国外对外开放的发展,这是多了一个结构问题。
第二是多了一个体制问题,经济体制的问题,增长可以不讲体制,但是发展必须要讲体制,是在什么样的体制下来运转,我们今天来的朋友,绝大部分都民营企业的老总,这样一种体制跟过去的计划经济的体制国有的体制不一样,如果讲增长方式可以不谈体制,但是讲发展必须要讲体制。 包括微观的体制和宏观的体制,我在十年前曾经有一篇论文,改革《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创新探讨》,新华文摘转载了。这场新技术革命,工业化、信息化对我们今天在座的这些民营企业家会带来什么。我当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信息革命正在塑造中国一代新人,就是今天在座的各位,第一特点就是是技术专家。这里有好多博士、留学生、教授、研究员,他们是技术专家,第二他们又不仅仅是技术专家,他们是经营者,他们是商人,是经营者是企业甚至是一些财团领导人,第三他又不仅仅是商人,他们是学者,有学问,有文化有的甚至是艺术家,你看一看联想,刚才是王常力同志讲到柳传志,从柳传志的身上从联想的身上看到他是三维一体的,即是技术专家,又是经营者、管理者,又是学者。这么一个三位一体,我们说的革命正在塑造着一代新人,这种体制问题。
第三个补充的东西,就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比增长方式转变多了三个,第一多了结构,第二多了体制,第三多了可持续,结构、体制可持续,这三个问题恰好是中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三个病症。
中国的病症在哪里,一个是病是结构病,我们的结构不合理,第二病就是体制病,我们今天在座的民营经济界的朋友,感触可能还不是很深,国有企业里面体制病更严重,第三个是增长方式的转变到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就是中国目前三个病症,结构病、体制病、欠持续病,通过这样三个概念来促进国家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 下一步怎么做
知道了病症在哪里,那关键是下一步怎么做,怎么按照中共十七大所提出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个命题来操作,今天我想结合全国工业自动化企业的情况我提四点意见。
第一条意见自主创新,抓自主创新,大家注意到,围绕着我们国家的经济怎么样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次中共十七大报告里面提出了八大决策。请大家密切关注这八大决策摆在第一位的是谁、哪一条,这个最关键。这是决策层的导向和风向标。八个决策都很重要,每一个都非常重要,问题是八个决策里面名列第一的是哪个?大家可能看了,第一个决策是自主创新。这说明像工业自动化这样的一些领域,我们自己的创新现在被些列为八大决策之首,而自主创新这里面有几个新的观点和思路。
① 第一条思路自主创新理念,把它列为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从来没有这么提过。对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国家发展战略,不仅仅是个企业发展战略的问题,它不光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一点非常重要,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位置。②第二条比较重要的就是强调自主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注意,中国下一步的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而且提出引导和支持创新的要素向企业里边集拢,在座的企业就是是主体,要往这儿集拢,③第三条就是要在体制上要为大家创造好的体制条件,这里面有很重要的激励,激励机制。我此前有一个报告,关于创新用什么招来激励。我提出了一个技术资本化,就是要把技术人员的技术向资本一样的,把它评估、做价、折股等,国家要有技术评估机构,评这个技术值含金量多少,然后做价,折股,折到企业里面去,折到股权结构里面去,现在中共十七大叫做激励机制,激励就是技术资本化的问题。④第四条,逐渐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第一线的。不是像过去那么忽视一线的创新人才,创新的主体在企业,当然要重视一线的人才,这次关于创新提得非常之高。我提议大家要非常关注这几个要点,一是国家战略核心,第二个是以企业为主体,这个创新往企业里面集拢,第三条要有激励机制,第四是要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这几个观点我觉得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并且贯彻,这是第一条,怎么样推进我们自身的自主创新。
第二条就是要促进我们自身的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工业的矛盾第一叫做不小,第一叫做不高,这四个字是中国工业的全部,什么叫不小呢?规模已经不小,中国工业的规模已经不小,所谓不高呢?总的来说水平不高、层次不高,所以这个不小和不高,写在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
面对这个问题就要促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从全国来说怎么升,这次我们宏观决策从四个方面来提升升,第一条是装备制造业,而且用信息化来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升级。
我们今天刚才我听了几位的发言,你们就是给装备制造业提供系统、部件的公司。中央是把这个用信息化来带动装备制造业作为整个中国产业的第一号,它敲在了装备制造业。
第二个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里面点的头一个是信息产业,第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中有一部分实际上是为工业服务的现代服务业。
而且从今后服务业的比重来看,肯定要大幅度上升,这一点我请大家关注,就是你的产业开拓点在哪?一方面是做技术,做工业创新,另一方面恐怕要开拓现代服务业的领域,中国目前总的情况是什么样呢?我们的第一产业占11.7%,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占48.9%,服务业占39.4%,所以说目前整个中国大陆的情况,11.7:48.9:39.4。中国台湾的农村现在只有1.7%,大陆11.7%,他们恰好是1.7%,工业是25%,服务业占73.3%,工业占的比重最高,而服务业占73.3%,服务业的比重如何标准着一个地区现代化的水平。
与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39.4%还太低了,所以服务业肯定是未来的几年要发展的大的产业。 而服务业里边要改变一个发展观念,人们一提到服务业就是商贸、餐饮这些传统的服务业。我们现在讲的发展服务业从国家来讲,第一位的是生产性,注意是生产性,就是为生产提供服务的服务业,这个是国家规划里面头一个而不像过去说的三产就是小卖部、餐饮,那些东西都已经是过去的东西了。其实我们这里面很多是服务业,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提供服务,或者为制造业服务。包括技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都属于服务业,还要开拓新的服务业,比如说创意产业,北京有几个地方搞创意产业园,以头脑为车间,以知识为原料来创作。第四条产业里面强调的基础产业,基础包括运输、电力这些原材料。从产业结构来讲,第一装备制造,第二高新技术和信息,第三就是现代服务业,第四是基础产业,这是第二个大的方面,产业结构要调整,要升级。
第三个大的方面就是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刚才我听了李勤同志讲机械安全问题,从技术来讲是安全标准,从对一个社会来讲它是对人负责任,对员工负责任,对整个社会负责任,这方面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主要是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的环境问题,污染得太厉害了,环境问题,社会责任第一个就是环境问题。第二个是安全,我们现在一年事故死亡是11万多人。11万多人事故死亡,你老讲以人为本你的安全生产怎么贯彻的,第三个是健康问题,老百姓的健康问题,有的地方出的怪病,健康恶化,所以现在发达国家提出一个理念叫做“ESH”机制,环安健机制,环境、健康,我今年到欧洲考察了以后,我写了一个报告就是欧洲换代后的动向及启示,他们把抓环境问题看得很重。
所以我建议大家来重视环境、安全、健康,这是社会责任集中的一个表现。这是第三点建议。
最后一条建议,就是我们自己的体制,从产学研结构来说要瞄准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经济,这是我近几年提出的一个观点,这次七大报告里专门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叫做以建立现代产学研制度为基础,逗号,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今后的中国企业,我告诉大家未来占主流的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就是它的企业有产权,有融资,多元的。多元的就好象是腊月初八那天喝腊八粥一样是棒子粥,一定要把我们企业搞成腊八粥。国有企业的那一块除了个别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以外,把它们也搞成混合,就是让私人、外资、企业家参股,把它的独资的改掉。
逐步放宽民营资本对国防工业的准入,放宽准入,公平竞争。我们今天民营企业多,民营也要走向混合经济,也不完全是民营,私人独资企业,就是说混合经济是人类文明的趋势,我到欧洲去考察了以后,欧洲原来的家族企业,如有一个在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搞物流设备的制造企业在奥地利,原来是独资,私人独资,老克纳普前几年退休的时候,他没有把财产全部给儿子,他给了三个儿子每人给36%,加起来72%,另外拿出来百分之二十几给企业的经营者。他说我不能做搞这种独资的企业,也让经营者来参股,有的也允许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参股,因为你的混合所有制是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企业机制。你想调动谁就让他参股,老克纳普尚且如此,我想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应该打破眼界,在体制上有所创新,我这次到法国去,法国的科那奇总统上任以后他就感觉到法国这个国家,这些年创新不多,他一看中国起来,俄罗斯也起来,他制订了一个计划,政府黄金降落伞计划,什么意思?他说法国这个国家高福利制度,福利多了以后,人们就懒惰了,没有创新精神,他要把这个民族重新给他唤发出来,着眼点首先把企业家积极性调动起来,给他们创新降落伞,他们离开这个企业让他们安全地体面地着陆、降落,而且这个降落伞还不是一般的要有含金量。所以政府下令在法国的企业,无论你是国有的还是私人的,政府法令,由企业董事会来制定具体的方案,企业家从你上任到你离开,在这个经营期间你为本企业创造多少财富以这个作为基础,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提取个人的报酬,可以用现金也可以用股权,也可以用期权,总之要给企业家每人一个降落伞,安全地降落,而且是体面地降落,带有含金量的降落,他是用这个东西把他的国家积极性调动起来,这都是制度。所以我今天围绕着我们发展方式说了四个方面,自主创新是一条,产业升级第二条,社会责任,体制创新混合所有制。
好吧,供大家参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