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我国地震监测能力全面提升 地震速报缩短到10分钟
  • 点击数:736     发布时间:2008-04-15 22:52:36
  • 分享到:
关键词: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刘莉  

    “我们再也不需要用美国资料研究我国本土强震的衰减规律了。”“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总工程师、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陈鑫连研究员自豪地告诉记者。这项历时数年、耗资22.8亿元,我国最大的防震减灾科学工程日前在京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和技术系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2004年6月开始实施。项目包括6个部分(即“三大台网”和“三个系统”),分别是中国地震前兆台网、中国数字测震台网、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中国地震活断层探测技术系统、中国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中国地震信息服务系统。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填补了原来我国地震台网监测的空白地区,同时增加了密度,全面数字化、网络化的共享平台有能力为我国科学家提供本土地震详实的研究数据。

  据介绍,项目设计与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地震数据实时共享,围绕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及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高中国防震减灾能力。项目的建成,大大提高了我国地震台站的密度,优化了网点布局,提升了我国地震监测能力,我国前兆、测震、强震台站的密度分别达到每万平方公里0.4个、0.88个、1.2个,监测设备数字化率达到95%,地震速报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10分钟,地震监测的震级下限从4.5级改善到2.5级。

  据了解,项目建设中专业地震监测设备绝大多数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应用软件中也有74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