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T经理世界》杂志
李黎/文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的情况与金陵饭店非常相似,其电子商务部总经理郝戈华所管理的电子商务部除了拥有传统的IT部门职责外,他还要担负起电子商务网站的经营职责。他通过IT系统整合企业的线上与线下资源,使得客户在网站上或打电话给呼叫中心咨询的时候,就可以同时完成预定。这使得电子商务部成为可独立创造效益的业务部门。
朱明生和郝戈华都是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的CIO,所以他们对酒店业、旅行社行业或旅游行业的新兴商业模式,尤其携程模式的发展、成败原因都分析得非常清楚。他们管理的企业后台部门,已经成为业务部门,尽管他们的职位名称没有变化,但职责外延却在扩大,工作内容有了新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同以往。最初,需要用IT技术证明自身存在价值的技术部门负责人,日益变成企业体现价值的核心管理者。
纵观“中国优秀CIO”6届来的评选,细数近300位获奖CIO,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在这几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决定他们的职责、内涵再也不可能只集中在IT运营层面、总是围着IT系统问题打转。对他们而言,沟通协调能力、管理能力与业务融合的能力,成为超越技术能力的更重要的能力。这是越来越多非技术出身,而对业务理解较深、有着较高管理能力的管理者加入CIO群体的原因,也是不少曾经优秀的技术部门负责人淡出CIO群体的原因。
在本次“中国优秀CIO”颁奖典礼上,满头银发、风度翩翩的香港太平绅士、香港铁路公司首席信息官赖锡璋先生获得了本次评选的杰出CIO。他已经在企业信息化领域征战了40年,战胜过很多次挑战。2007年,香港地铁与九广铁路正式启动合并,赖锡璋迎来了从业40年来的最大挑战,他又一次突破了自己的职业极限,保证了IT与商业目标的同步实现。他不断逾越自身的过程,可能将成为不少CIO职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路径。那些目前看似是CIO的发展瓶颈,当你真正实现了逾越,你会发现其实它无非是一张“未捅破的纸”。
前几年,国内企业处于IT大规模投资建设阶段,IT的边界很容易突破,CIO只要凭借努力就可能取得突出成就;而在“后IT建设时代”,CIO想从优秀走向卓越,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高超的管理能力,才能从技术负责人向真正的管理者靠拢。
在本次评选中,我们通过调研也发现,CIO的职责与内涵的变化与他们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在本次评选的问卷调查中,有一项指标的分值让评委们觉得有些意外——在5分制的评分体系中,“破解自身的职业天花板”的分值严重偏低,加权平均得分仅有2.68。
对于这个分数,我们有3种解读:CIO群体在经历五六年来的快速成长,其职责、能力的张力曲线趋于稳定,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处于明显的上升通道;CIO并不愿意将偏向私人化的职业发展话题置于相对公开的调查中;第三种解读则提出了一个问题——企业进入“后IT建设时代”,CIO的内涵是否还需要再丰富一些,能力的外延是否还可以进一步延展?那些可以真正逾越技术负责人的CIO,将会不断给第三种解读一个突破传统的答案。-
火热的资本市场给了CIO全新的视野与挑战。
牛市成就C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