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我科学家发现免疫应答与调控的新型分子机制
  • 点击数:690     发布时间:2008-04-22 12:43:21
  • 分享到:
关键词: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上海4月21日电(记者  唐先武  特约记者  肖鑫)  今天出版的新一期《自然·免疫学》杂志,以封面标题并配发专题评论形式,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抗病毒免疫和炎症研究领域又获重要进展的论文。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院士和安华章副教授、侯晋博士等组成的课题组,发现了免疫细胞在病原体刺激和病毒感染下,产生干扰素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新型调控机制。该机制的发现,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机体抗御病原感染并防止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也有助于人们探索出治疗免疫性疾病的新方法、新药物。《自然·免疫学》杂志用3个页面配发了题为《精细调控TLR信号转导》专题评论,对该项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项研究是该实验室在观察到磷酸酶分子SHP1基因缺陷的小鼠会产生大量的炎症性细胞因子并伴随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如关节炎等症状的基础上,偶然发现该基因缺陷小鼠在病原体组分刺激和病毒感染的情况下难以产生干扰素,提示免疫系统存在着分别调控干扰素和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途径和机制。他们围绕这一现象开展了深入研究,证明了SHP1分子通过抑制蛋白激酶和核因子信号转导通路而控制炎症性细胞因子分泌;重要的是发现了SHP1分子能够直接结合激酶分子IRAK1的激酶功能域而抑制其活化,从而解除IRAK1对于免疫细胞分泌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使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识别病原体后分泌干扰素增加,表明SHP1分子在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同时,可以促进干扰素的分泌,这不但有利于机体清除病原体,还可抑制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