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中国企业屡撞印度“安全门”
  • 点击数:691     发布时间:2008-04-29 09:43:33
  • 分享到:
关键词:


文章来源:中国机电出口指南

  近日,印度拉贾斯坦邦比卡内尔地区古达附近的一处电站突然停工,原先热闹的工地一下陷入沉寂。这是由一家中国公司承包的火力发电项目,如今300多名中国员工被强令撤离工厂,这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消息人士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这个电站选址刚好位于印巴边境军事管制区内。按照印方规定,进入该控制区要办理许可证,一月一办,但现在许可证却迟迟未到。这仅仅是一起“行政事故”吗?

  “安全禁区”针对中国?

  电力严重不足一直是印度经济发展的瓶颈,印度电力部计划到2012财年增加电力装机容量7.5万兆瓦,几乎是现在的一倍。古达附近的这个电站就是印度电力部规划之内的一个项目。由于价格和质量优势,几年前中国山东一家电建公司获得了建设总承包合同。这家公司从国内调来3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在印度招聘了不少当地员工。

  但电厂刚好位于印巴边境军事管制区内,公司员工每个月都需要办理许可证。此前,许可证都是在比卡内尔市相关部门办理,中国员工也从未遇到问题。然而从3月开始,印度有关方面将办理该证件的权限上移到内政部,而内政部到现在还没有给这些中国员工续办许可证。但中国员工的许可证2月29日就已到期。比卡内尔市一名官员对印度媒体证实:“火电站目前已经关闭,他们都停止工作了。”

  消息人士对记者透露,印度内政部对西方人进入军事管制区发放证件非常快,而对中国人则相当有戒心。《印度时报》在2月下旬就透露,印度政府打算立设“安全禁区”,阻 止来自某些“特定国家”的企业参与一些“敏感地区”的电力设施建设。现在,中国公司正与印度有关部门积极联络,以求尽快解决此事。

  中国企业屡走麦城

  虽然印度政府一直游说外商投资其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却常以保障国家安全为由,频频对中国公司在电信、港口、电力等项目上的投资设置障碍。近几年,中国几家大型企业在印度基建项目的竞标上几乎全部败走麦城。

  中国一家大型公司曾参加印度机场管理局的17处机场廊桥工程的招标,以7.91亿卢比的最低价中标,但在报送印度外交部和内政部审批时,却意外被叫停;最后中标的反而是一家报价高达18.9亿卢比的西班牙公司,令人匪夷所思。中国某电气集团原拟参与投标印度国家水电公司在中印边境地区的两个水电项目,最终也因安全问题被印度内政部、情报局以及外交部拒之门外。

  此外,诸如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企业由于没有得到印度政府的贸易许可资格,不能在本地直接建厂,只能进口产品并交纳高昂关税。而欧洲、美国、日本的公司则可以在直接建厂就地生产,成本有效降低。这种政策上的不平等,极大损害了在印中国企业的利益。

  无奈之中“隐姓埋名”

  印度工商联合会主席哈比勒对《国际先驱导报》表示,印度承认中国在承建基础设施方面的世界水平,并希望中国企业参与正在进行中的印度基础设施建设。但他并未回应记者的问题:为什么在审批手续、投资调查甚至人员签证等问题上,印度都对中国企业顾虑重重?

  印度舆论认为,这折射出了印度对待中国的矛盾心态:羡慕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但又把中国作为一个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设防。印度在同新加坡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时候,就特别强调,要防止中国商品从新加坡进入印度;而中国同海湾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谈判时,印度内阁又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措施防止中国商品从海湾国家进入印度。

  为适应印度这种特殊的国情,一些在印度开展业务的中国公司不得不想办法隐姓埋名。中国某家电企业的印度公司就作出明确决定:不刻意强调“原产国”,而另一家中国电脑公司在印度也尽量淡化中国背景,强调该公司个人电脑业务源自“美国子公司”。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