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刘海燕:解决中国能源需求要靠大力节能
  • 点击数:554     发布时间:2008-05-17 23:34:05
  • 分享到:
关键词:


作者:《中国工业报》记者 陈祎淼

    4月14日,由德国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共同主办,欧盟商会资助的气候变化和能源利用中德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高级副会长刘海燕在会上表示,中国的能源需求主要靠自己来解决,特别要靠大力节能。

  刘海燕表示,中德两国一直在多个领域保持交流与联系,尤其在中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对节能、环保、新能源的技术和经验有非常大的需求,两国在这些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刘海燕介绍,当前,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全球自然环境正在受到破坏,干旱、洪涝、雪灾等自然灾害日益频繁,工业化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减少工业化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成为我们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已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基础上,主动采取了一系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制定并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等政策措施。

  2007年5月,国务院提出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明确了节能降耗的具体任务,包括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等约束性指标。批准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

  刘海燕表示,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费密切相关。中国努力提高能源效率和节约能源,制定了“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和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能源政策。到2010年中国要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从1990年到2005年的15年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降低了46.6%,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18亿吨。同时,中国积极发展优质能源,努力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现在的再生能源占到一次能源的7%到7.5%,到2010年将提高到10%,并将构建清洁、安全、经济、可靠的地区未来能源供应体系。这些努力既减轻了大气污染状况,也显著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图为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高级副会长 刘海燕)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