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24日提出,该部今后将着力做好包括加快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等五方面工作,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环境问题。
由中国与联合国相关机构共同主办的“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当天在北京开幕,吴晓青在论坛上做主旨发言时作上述表示。
他说,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及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也使中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面临新的压力,雾、霾、酸雨等极端气候环境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干旱化及生物多样性减少趋势加剧。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互为因果,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既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健康的必要措施,也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吴晓青称,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应对气侯变化,中国环境保护部今后将着力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原则下,制定环保系统应对气候变化总体规划与方案,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二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和科技支撑,大力扶持气候友好型的环保技术研发、温室气体固定排放源监测、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影响与适应研究和应对气候变化管理课题研究。
三是加快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注重提高低碳技术与产品开发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积极运用政策手段,为低碳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有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技术转让,共同研发新技术。
五是提高公众意识和公众参与,使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
这位高官说,多年来,中国环境保护部前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通过大力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在努力解决国内环境与发展、改善十三亿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同时,也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完)
什么是低碳经济?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8400585.html/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未来,人类通过更多利用可再生能源、往地下储存二氧化碳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又不影响公民的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不牺牲经济的发展,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甚至是更快的发展。低碳经济被人们认为是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第五波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低石油耗能将成为未来生活主流模式。人们耳熟能详的新能源、清洁能源、生物质能源、可再生能源等等概念也被看作是低碳经济格局中的一部分。继低碳之后,人们还提出了零碳经济,即届时世界将实现零碳排放,人们描绘了一副美好蓝图:商店里每件商品的标签上,不仅标有价格、原材料、产地,而且还会标明因生产这件产品而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很多消费者眼里,这个指标会和价格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那时再没有烟筒,蓝天是蓝色的;汽车不会在排放尾气……低碳经济不仅是人们的一种理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渴望和憧憬,这种渴望和憧憬将低碳经济带入新能源。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重点和全民教育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