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早早
按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部署和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个部门负责汶川地震生产恢复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迅速成立了通信保障组、医药和设备保障组、军工民爆组、灾后恢复重建组等四个专业组,紧急对相关工作做出了部署和要求。
截至记者发稿时(5月16日10时),通信行业已出动抢修人员2.2万人,调集应急通信车291台、卫星电话713部、发电油机6159台、其他应急通信和抢修设备1701套。8个重灾县已基本恢复与外界的固定和移动公众通信联络。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已订购1000部卫星电话,将尽快发往灾区,中国移动的近百套卫星设备也正陆续发往灾区。
在设备保障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了救灾物资保障协调机制,将迫切需要的物资优先运往救灾第一线。目前已落实25个厂家的货源,包括1130台装载机、210台叉车、300台风镐等;4台柴油发电机、2台10万千瓦汽油发电机、245台小型发电机、400台液压千斤顶已运抵成都、绵阳;500个千斤顶、2100把铁锨、30把液压大钳子和70台切割机分别空投或运抵灾区;还有700台汽油发电机、1000台切割机、1000台扩张钳和800台千斤顶,正从各地集中到上海机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时要求中央医药储备企业重点筹备抢救、消炎、输液药品和器材,目前已向灾区提供了10多个品种价值3000多万元的药品和器材。
另悉,5月14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机关党委紧急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向灾区捐款。党员干部捐款极其踊跃,原国务院信息办党员干部人均捐款千元,有的职工捐款万元,很多出国在外执行任务的党员干部闻讯后打电话委托同事捐款,截至下午16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党员干部捐款已突破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