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后石油时代
来源:丹东经济信息网
面对石油供应安全的挑战,各国都应当大力提倡节约能源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已演变为全球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集团,都不能单独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是根本出路。这就是冈城国际石油会议给人类发出的明确无误的信号。
秋冬之交,为期三天的国际石油会议距离法国首都巴黎约220公里的小城冈城举行。这次会议牵动了全球各个角落的神经。来自美洲、欧洲、亚洲、非洲以及国际组织近三十位政界经济界人士、专家学者和环保人士与会发表演讲并回答听众提出的问题。演讲人中有约旦前任首相马斯里、尼日利亚能源部长道克鲁、法国前任外长维特里纳、世界银行顾问萨拉梅赫、欧佩克前任主席、通用公司能源顾问博萨纳等。
演讲人从不同视角阐明石油与战争、经济和地球的关系。从会议进程来看,尽管人们对石油问题的看法各抒己见,存在差异,但是其中有些提法颇有参考价值,值得人们思考。
一、 后石油时代
目前油价高位强势震荡,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是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以来所罕见,至今难现转机。这与石油产业链中的几个重要环节都出现裂痕有关系。专家们说,投资不足,70年代发现和开采的大油田产量早已成下降趋势,需求增速超过产量增速,炼油厂产能不足等现象早已存在。油市变化不是一时冲动和偶然的短期现象,而是反映一个时代的变化。
法国总理德维尔潘说:“世界正在走向后石油时代”。法国石油研究所认为,“20年前新发现的石油储量已经低于消费量。据美国能源研究机构估计,石油企业每年找到120亿-150亿桶石油储量,而全球每年消费量为300亿桶,想要在地球上发现另一个沙特几乎不可能”。
这一切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油市已经走出低迷期,石油需求不可能急剧下降,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二、 人类面临石油安全的挑战
法国石油研究所所长阿佩尔说:“当前石油供应安全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石油需求不断增长使现有资源产量难以满足;二是矿物能源迟早要枯竭,目前没有替代能源能担当石油的角色;三是无节制地使用石油已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人们说,石油供应的瓶颈问题,已经给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如汽车大量排放尾气。世界银行顾问萨拉梅赫说:“即使科学技术有突破能找到替代能源,也至少需要20年-25年”。
今年是国际油价连续上涨的第六个年头。按价值规律和常规思维,在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油价不应该如此疯涨。当前油市动荡,油价飙升是供求关系基本面与地缘政治、突发性事件、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能源战略变化等非市场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正在日益加大。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结构性因素决定油价长期走势。高昂的油价源于石油生产和消费发生结构性变化,其表现是:
1、需求持续增长。上世纪30年代以来,全球石油需求量已增加了20倍,而产量增长速度缓慢,跟不上需求的增速;
2、石油供应国生产扩张能力不足,资源约束度增加。过去由于油价长期低廉,对石油产业的投资明显不足,使石油产销链的几个重要环节出现裂痕;
3、目前大部分产油国油田开采率都在自然下降,而近三十多年来,又没有发现大的油田;
4、非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难度大、投资成本高,有些储量还未探明,难以填补因老油田逐渐枯竭而出现的空缺;
5、OPEC的剩余产能已接近极限。从过去十年的剩余日生产能力的600万桶降到目前150万桶,是30年来的最低的剩余产能,短期内难以改观。
三、 石油正在演变成金融产品
目前世界上2/3的原油价格是在伦敦国际原油交易市场,以投机下赌注方式决定的。金融集团可以操纵石油价格的起落,而参与投机的各大金融资本主要来自西方国家,高油价对石油出口国来说有利,但最大的受益者依然是西方工业大国的石油寡头和金融投机商。近几年来,股票投资收益低于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大型银行、对冲基金和其它投机资金不断涌入石油期货市场,使原油期货成为一种金融投机工具。也有专家认为,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一直被两股主要势力操纵着:一股势力是控制着世界上大部分石油资源的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这些跨国公司经常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实力人为地抬高和压低计价期内的期货市场价格。另一股势力就是投资基金,以往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一天变化0.5美元/桶已经属于比较大的波动,而近两年来,一天涨跌2美元/桶也不稀罕,这与基金在其中的作用密不可分。
四、 石油与战争的关系
上个世纪在充满血与火的两次世界大战迷雾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左右着战争,这就是石油。
尼日利亚能源部长道克鲁指出,当前石油市场的变化取决于力量的对比,金融力量、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军事力量对油市的影响在日益增大,这就是当前油市动荡、油价飞涨的根源和关键因素。
石油是稀缺性的不可再生资源。而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60%以上集中在局势动荡的中东地区,而一些大国出于其战略的需要,正在展开争夺石油资源的斗争。约旦前首相马斯里说:“超级大国发动战争如攻打伊拉克,打乱了世界石油供应格局。”纵观二十世纪的多次战争,无不蒙上争夺和控制石油资源、石油运输通道和石油市场的阴影。石油多次成为发动战争的直接或间接的借口。
面对石油供应安全的挑战,各国都应当大力提倡节约能源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已演变为全球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集团,都不能单独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是根本出路。这就是冈城国际石油会议给人类发出的明确无误的信号。(来源:华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