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颁奖大会暨第十三届绿色中国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由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的三峡—上海±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三沪直流工程)从全国各行各业近百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
“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评选活动于2005年启动,由环境保护部主办,是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政府最高奖项。该奖每两年一届,每届评出10项获奖工程,今年为第二届。三沪直流工程在今年的评比中名列前茅。这是该工程继荣获2007年度亚洲输变电工程奖后荣获的国家级绿色工程大奖,也是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次获得此类奖项。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电监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等部委有关领导,湖北省、湖南省政府有关领导,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舒印彪出席了本次颁奖大会。
“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励对象为在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环境管理、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建设项目,旨在通过建立定期表彰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开发与环保双赢。
三沪直流工程是三峡右岸电站电力外送的骨干通道,是我国实现直流输电技术国产化的关键性工程。该工程西起湖北宜都换流站,东至上海青浦区华新换流站,途经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及上海等省市,线路全长1048.6千米。工程总投资69.8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87亿元,占2.67%。
三沪直流工程的建设过程体现了国家电网公司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在工程建设环境管理方面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理念。
据了解,三沪直流工程建设实现了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工程设计阶段采用海拉瓦卫星、航拍技术选线,优化线路路径;铁塔基础采用高低腿设计,保护了植被,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持了生态平衡。工程在世界上首次设计使用“F”型铁塔,广泛应用“V”型绝缘子串布置,缩小线路走廊,减少了林木砍伐和房屋拆迁。在施工和运行阶段,工作人员对换流站噪声治理开展专项研究,首次将降噪设计纳入换流站工程常规设计,填补了工程噪声设计空白;为换流站噪声源设备加装降噪装置,研发低噪音设备,成功实现了直流换流站场界、敏感点“双达标”。
国家电网公司始终坚持严抓环境保护工作,在电网建设中严格落实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行“两型一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变电站和“两型三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输电线路建设,严格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加强项目建设环保过程管理,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和治理力度,坚持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实现了电网发展与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在颁奖大会后的第十三届绿色中国论坛上,国家电网公司代表作了题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的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