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而对于软件产业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30年是我国软件产业不断成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30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软件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2000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在全球软件产业中的份额由2000年的1.2%提升至8.7%,居世界第四位。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已发展成为产业规模达到5834亿元的国家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成为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软件产业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产生的间接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它自身的价值,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倍增器和加速器的作用,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软件产业在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并逐步趋于合理,形成软件科研和技术、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产品、软件增值服务、系统集成、嵌入式软件、IC设计、软件应用、软件人才培养,全面覆盖、产业链配置相对完整、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
经过不懈努力,软件技术应用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在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应用软件产品市场为2487亿元,同比增长33.4%。其中软件应用发展较快的领域有:嵌入式应用、网络应用、游戏动漫、企业管理、信息安全、通用办公等。应用软件产品份额较大的行业有:通信、制造业、金融、电子政务、教育、交通、医疗、能源、汽车等。
在30年里,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改造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政府主导、政策推动是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在我国软件产业还非常弱小又面临重大任务和国外强大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没有这个强力引擎,我国软件产业是很难顺利发展的。
今后国家将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从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激发社会对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及产品的需求,为我国软件产业提供空前的市场空间和发展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