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7日(星期四)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欧新黔介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暨亚欧会议中小企业部长级会议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欧新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
二是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民工的绝大部分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就业。中小企业也开始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目前,我国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在许多领域,中小企业的创新都十分活跃。
四是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贸易等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有些地区中小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是中小企业对外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据统计,中小企业在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家居用品及轻工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相当大比重;在电子通讯设备产品、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中小企业出口比重也逐步提高。同时,中小企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企业融资难、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使中小企业“转轨上路” 实现4大转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07日
2007年6月7日(星期四)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欧新黔介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暨亚欧会议中小企业部长级会议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欧新黔]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当中提出来的。提出以后,我们就着手了起草工作。目前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正处在进一步的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之中。
我首先介绍一下成长工程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可以用两句话概括,第一句话是“转轨上路”,就是要促使中小企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走向和谐发展之路。二是要实现四个转变。第一,就是要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变为更加注意质量提高。第二,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第三,从小而全单干转变为更加注重协作配合。第四,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更加注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
成长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企业依靠质量求生存,依靠管理求效益,依靠创新求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力争在“十一五”末形成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布局结构相对合理,管理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扩大,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状况切实好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群体。
成长工程的主要内容有:进一步推进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继续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优化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加强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对外开放水平,政府将为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搭建服务平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政府要为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强服务监管和引导等方面的工作。上面就是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