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要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保持警觉且灵活应对
  • 作者:《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杨川梅
  • 点击数:904     发布时间:2008-07-16 11:25:44
  • 分享到:
关键词:

    “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放缓至一个更可持续的速度,但仍将保持强劲的势头。2008年预期GDP增长可达9.8%。”18日,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在北京对中国经济走势做出了非常正面的判断。

   高路易专程来北京发布世界银行最新的《中国经济季报》,这份定期出版的报告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走势所做出的权威预测之一。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高路易对记者说,“全球价格上涨使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变得复杂。目前我们面临的是全球宏观环境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是高收入国家宏观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尽管目前分析中国经济走向还是非常正面的,但每一个关注中国经济的人都应该关注目前的全球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世行最新给出的中国GDP增速比其上一次做出的数字上调了0.4%。世界银行在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中,曾作出2008年中国GDP增长9.6%的预测,并在4月初发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中将这一增长率调低至9.4%。

  对此,高路易特别指出,尽管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但事实上近期世界银行对中国短期宏观经济状况的评估没有做出重大调整。今年4月国家统计局修订了经济增长的一些数字,修订后的2006~2007年数据比原来世界银行所使用的参考数据偏高。世行认为修正后的数据更好地涵盖了服务业和金融业方面的相关情况,因此世行也在自已的最新预测中做出相应调整。

  做为《中国经济季报》的主笔,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高路易对中国面临的一些典型经济困局做了剖析,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总体通货膨胀率将呈现下行的趋势。到今年年底中国CPI将达到6%左右。”

  “现在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国际收支盈余问题,这个盈余大部分来自于贸易盈余,而不是投机性的资金即热钱。汇率政策应该更多地关注贸易盈余。”

  目前没有必要放松宏观紧缩政策,但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需要保持警惕和灵活性。”

  “把燃油价格调整到能反映能源短缺的程度,对于实现经济再平衡和减少扭曲是重要的。”

  “如果经济出现比目前预期更严重的放缓,可以考虑适度放松财政政策。”

  “大家普遍关注的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但实际上,中国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欧元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分析贸易加权的汇率制度。”

  宏观面呈现正面走势

  这份报告说,在全球经济增长减弱和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大背景下,中国仍可依靠其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和强劲的国内经济来支持其经济的增长。全球经济正在减速,而商品价格的上涨又使得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并使整个全球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中国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将继续支撑中国的出口。从国内看,虽然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间悲剧,但其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却是有限的。

  高路易表示,在当前的经济增长预期下,中国政府目前还没有必要对宏观紧缩政策加以放松,但要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保持警觉并加以灵活的应对。如果经济出现更严重的下滑,采取一种更为宽松的财政政策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宏观调控上则要做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要抑制原材料涨价的溢出效应和通胀预期,采取一个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必要的。他认为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需要继续强化其(贸易加权的)有效汇率。同时,将燃油价格调整到能反映出其稀缺性的水平是重要的,这将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减少扭曲。

  通胀正在按部就班地有所缓解

  高路易说,“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看到食品价格的上涨是推动整体通货膨胀的压力。进入5月份后,我们发现,这种食品价格上涨趋势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在减缓,但与此同时初期食品价格上涨产生的溢出效益已经开始出现,并正在工资和一些其他价格领域上显现出来。另外,我们也看到一些新的价格上涨压力正在形成当中,主要出现在工业行业,如铁矿石,原油,这些价格的上涨又使企业产生新的价格上涨的压力。”他说,尽管如此,目前还没有看到全面性的溢出效益的产生。上述影响还不足以造成消费价格的全面上涨,这些领域价格上涨传导到消费领域的速度还是比较温合的,消费价格总指数应能够保持一个逐步走低的态势。总体来看,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正在按部就班地有所缓解。

  警惕热钱 汇率政策应该走强

  这份报告认为如何减少中国巨大的外贸顺差仍然是一个关键的政策难题。高路易解读说,中国国际收支的盈余主要来自于经常账户顺差,同样也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更强的汇率是众多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有助于调整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过去主要关注于工业、出口带来的增长,转向服务业、国内消费和国内需求拉动的增长。他认为要减少经常账户盈余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结构性政策来对总体经济增长模式进行调整,而政府对于这一关键性的目标至今仍未取得明显的进展。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投机性资金的流入有加快的趋势。高路易认为这些热钱主要是希望借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来进行投机。在热钱的破坏性方面业界有不同看法,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对政策制定者来说要及早做出判断——投资性资本的流入到底是不是一个大问题,是否大到需要对汇率制度进行调整。如果决策者们认为这些热钱的流入将给经济带来很大的问题,就应该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制并采取有关政策来有效地改变人们对汇率升值的预期。

  在汇率问题上,高路易强调说,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成为关注的焦点,但实际上,中国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欧元区。政府决策层应该对贸易加权的汇率制度加以重视,以掌控各个主要币种之间的变化。实际上如果以贸易加权的汇率来衡量,中国汇率上升的幅度是小幅的,过去一年大约是3%左右。他建议中国政府当局进一步加快贸易加权有效汇率的升值。

  灾区重建可能推动GDP增长

  这份报告还对汶川大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评估。报告认为,尽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道灾难,但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很可能不大。尽管地震影响了第二季度的GDP增长,但灾后重建实际上很可能推动今年下半年的GDP增长。另外,尽管地震对总体通货膨胀的影响将不会很大,但与重建有关的需求可能会加大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初步估计,地震造成的直接伤害和损失大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而间接损失更高,这相当于中国GDP的0.7%。报告认为,此次地震特别显著的一点,并不是造成的损失的数额,而是损失高度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地区。

  报告评价说,面对这种巨大的自然灾害,幸运的是,中国拥有如此规模巨大而且多样的国民经济,可以继续很好地运转,并能够迅速筹集资金,进行灾区重建。高路易解析说,救灾及重建基金增加了国民经济的需求。因为通货膨胀率已经高达8%,所以在国民经济的其他方面采取措施,抵消这部分新增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中央政府计划减少其他政府开支,为灾区重建让路,而且已经要求各省政府配合。如果中央政府担心这项抑制整体财政支出的措施可能不奏效,一项可能的配套措施是进一步紧缩货币。

  ( 摘自 1684中国经济导报 )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