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解放思想
  • 作者:薛瑞汉
  • 点击数:707     发布时间:2008-07-16 11:32:40
  • 分享到:
关键词: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前进一步都是靠改革开放取得的,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是靠解放思想推动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改革开放,需要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必须打破旧的框框。一是从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和思维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传统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这种经济体制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影响社会各方面的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首先是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深刻转变。这个转变是很难的,只能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而逐步完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必须进一步摆脱这些老观念、老框框、老思维方式的束缚。二是从封建主义思想残余中解放出来。中国是一个封建主义传统影响很深的国家。邓小平讲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弊端时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由于年深日久、习以为常,有些人的思想跳不出这些封建主义东西的框框,甚至对以上这些封建主义的东西见怪不怪,欣赏留恋,加以强化。从形形色色的封建主义思想残余中解放出来,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三是从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绝对对立的思维中解放出来。中国是在经济文化很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更需要借鉴人类的文明成果,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可是,在这方面“左”的思想很顽固,经常挑起“姓资姓社”的争论。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更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多地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在这方面,仍然要坚持解放思想。四是从教条主义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既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思维,又要破除对西方学说的教条思维。在改革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观念激烈对峙的双方看起来是水火不容,实质都是一个思维方式:或者以教条式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为圭臬,或者顶礼膜拜西方学说。无论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本结论为框框,还是以西方学术观点为“圣经”来评判改革,都无法真正处理好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各种复杂矛盾与问题。

  解放思想需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领导干部是解放思想的主角。领导干部的思想状态如何,对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领导干部能不能解放思想,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取得什么样的成果,直接影响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方的发展走向和改革创新的力度。因此,领导干部应自觉联系个人实际和本单位实际,认真查找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和根源,在解放思想上走在前面。一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问题至关重要。领导干部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攻坚克难。当前,首要的就是围绕科学发展,扎实搞好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决策、创新实干的能力,使调查研究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法,成为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二是要培养造就一支善于推进科学发展的干部队伍。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干部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思想水平改造提高的过程。要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培养造就一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善于推进科学发展的干部队伍。

  解放思想关键是突破既得利益者的重围。解放思想更大的阻力,显然来自既得利益者。虽然说,党政官员应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各个政治组织应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政高官,是把个人荣华富贵放在第一位,甚至不惜牺牲国家、民族和民众的利益来攫取最大程度的个人利益。而一些政治组织,也在实际生活中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次要地位。这就导致一种情况:一旦解放思想“解放”到他们头上,指出他们的权力过大、利益恶性膨胀危害了全社会整体利益,要求他们的权力接受民众的监督和制约时,他们就会勃然大怒,不惜一切代价压制解放思想,压制在解放思想过程中冲锋陷阵的仁人志士。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但一个国家的未来,一个民族的命运,不应为个别人的既得利益所累。何况,凡是不公平的事情都无法长久存在,本来就是历史的铁律。所以,普遍自由和普遍平等,越来越成为人类共有的梦想;分享的意识,共富的意识,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的最大公约数。思想解放绕不开既得利益问题。我们的社会如何面对既得利益问题,既得利益者如何面对既得利益问题,这些问题不搞清楚,不找出一个文明的和妥当的解决办法,既得利益问题就会始终是问题,就必然拖累思想解放。以平常心看待利益分化,坦然面对既得利益问题,本身就是重大突破,本身就体现了思想解放。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官员群体的自我转型,因而至关重要。他们的地位和强势资源,使他们比一般人更有力量推动思想解放。如果他们有足够的精神内省,有良知,那么思想解放的阻力就小,新一轮改革开放就更稳更快;而如果他们缺乏内省的勇气,缺乏良知,思想解放的阻力就会加码,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代价就会抬升。

  解放思想亟须营造更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舆论氛围。在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新形势下,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的深刻变革中,解放思想,尤其需要先解放表达。营造一个“宽厚、宽容、宽松”的舆论环境,倾听各个阶层的真实诉求,鼓励人民群众表达意见,是解放思想的首要急务。如果解放思想仅仅在很肤浅、很表面的层次进行,人们往往不会感到害怕,但这样的解放思想又没有多大实效,最终使人人感到厌烦。但如果解放思想一旦进入深水区,就有人大声叫痛,并对持不同意见的人扣上政治高帽,加以批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谁敢解放思想?思想本来就是自由的,只要言者无罪,自然言无不尽。而世界历史告诉我们,一旦言无不尽,人类的智慧就很容易充分涌流,就很容易导入社会治理之中,从而为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既需要我们有敢为人先、敢破难题的胆略和魄力,更需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和“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环境和氛围。

  解放思想的重点是要配套改革、综合改革,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协调起来,全面推进。要围绕民生问题,加大社会领域改革力度,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要加大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当前尤其要花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读书、就业、看病、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向人民群众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日子过得更好,进一步解决改革的动力问题。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把政府职能重点转移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纠正政府角色“越位”、“错位”、“缺位”现象。要特别关注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加快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要针对经济转型、社会转轨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有效回应群众的建议和诉求,妥善处理各类新型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