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德国研究机构开发出晶体管开关频率超过200GHz的3D芯片工艺
  • 点击数:723     发布时间:2008-08-10 20:13:40
  • 分享到:
关键词:

  设在柏林的Ferdinand Braun超高频(FBH)研究所已经开发了晶体管开关频率可以超过200GHz的半导体工艺。该工具还有可能吸引半导体工业的其他特点:该工艺具有实现三维集成电路的能力。

  由FBH的研究人员开发的转移衬底工艺采用铟砷化镓(InGaAs)作为晶体管有源区材料。首先,在衬底晶圆上生长非常薄的磷化铟和InGaAs层。FBH微波技术部门的主管Wolfgang Heinrich解释说,这些层的厚度低于10纳米。第二步,通过正常的刻蚀和金属化工艺完成沉积层的图形化。之后将该晶圆的正面键和到陶瓷载体;再采用标准的减薄工艺去除衬底晶圆。

  去除衬底晶圆后,露出了背面的有源层,可以在上面再键和其他层,Heinrich这样介绍。电路制作过程中,由于去除了衬底晶圆,因此将不会对晶体管的介电效率造成不良影响。“不会再有硅引起的尘埃效应了,”Heinrich说。“这样晶体管的截止频率会超过200 GHz,”Heinrich解释说。根据该研究所发布的规范,fT为410 GHz;fmax高达480 GHz。

  除了具有很高的工作频率外,该工艺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在有源层顶部还可以制作其他层,这样就有了制作三维电路的可能,同目前的二维芯片相比这可以极大地提高芯片的集成程度。

  根据Heinrich介绍,该研究所尚未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将该技术商业化,因此何时能将该技术应用到工业产品中还是个未知数。然而,他承认,该研究所已经在同至少一家机构对工业化问题进行协商。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