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频道.jpg)
在由贝加莱大中华区(以下简称贝加莱)总裁肖维荣博士和贝加莱市场部经理宋华振一同编著的《面向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智慧工厂的描述:“关于智慧工厂的集成,首先应该明确的事情在于‘实现智慧工厂’的目的是什么,显然,并非是为了实现智慧工厂而去研究或者规划‘智慧工厂’,而是‘智慧工厂’抑或‘智能制造’都是必须服务于企业的生产活动本身,而企业的生产活动本身就是盈利。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应用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工厂作为工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实践模式,已经引发行业内的广泛关注。然而,智能工厂的标准尚未完全成熟,概念五花八门,艾默生公司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师吴跃年认为,不管实践过程中基于哪种概念,目的是一致的——实现卓越运营,提升企业竞争力。
.jpg)
近年来, 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着重要的转变,如企业的大批量生产向按市场或客户要求柔性生产转变,设计和控制系统各自独立向设计和控制系统集成一体转变,在某地生产向全球化采购、生产转变,制造工厂对质量、成本、效率以及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这些需求正推动着制造智能化趋势的到来。
.jpg)
EtherCAT是一项高性能、低成本、应用简易、拓扑灵活的工业以太网技术。它于2003年被引入市场,并于2007年成为国际标准。EtherCAT是一项开放的技术,允许任何人实施或应用。它采用标准的以太网数据帧和符合以太网标准IEEE 802.3的物理层,可为实现简单的控制构架预留空间;其系统搭建和配置工作简单易行;成本方面达到甚至低于现场总线的成本水平;从现场总线可平稳过渡到EtherCAT。这些特点显现了EtherCAT与其他现场总线技术的区别。
.jpg)
自1969年世界上第一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生产线上试用成功,PLC就与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PLC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最核心元件,在工业控制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jpg)
从1993年创立至今,中控从只有一款产品发展到一个企业,一个集团,一个业内的典范。如今中控已成为国内领先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石化、化工行业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21%和38%,连续六年位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成为中国石化控制系统领域的第一大供应商。具备了在大型、关键的项目及装置中与霍尼韦尔、西门子等国际企业同台竞争的能力,打破了高端石化、化工装置国外控制系统的垄断地位。
.jpg)
当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的大变革席卷而来,云计算、大数据、工业物联网、智能工厂的持续发展和探讨让很多曾经难以置信的未来图景逐渐变成现实。无论是自动化厂商,还是工业用户,都在谋求变化,积极寻找新时代的转型出口,试图构建新的产业格局。作为一家以技术见长,多年来持续致力于过程自动化现场仪表的企业,在大风初起的当口,Endress+Hauser(以下简称E+H)正在释放强烈的智能化信号。
.jpg)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诸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逐步应用于传统工业领域的工业控制系统之中,这些创新在为客户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也让工业信息安全风险问题凸显出来。尤其是在IT与OT不断融合的今天,现代工厂运营通常会涵盖成千上万的设备,而且这些设备越来越多地通过工业物联网互联,这使得安全威胁更加难以检测、调查和修复。
.jpg)
轨道交通牵引系统是电力电子和变频调速技术的高端应用。2010年,中国轨道交通牵引系统还完全依赖国外品牌。当时,英威腾刚刚完成A股上市,但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变频控制平台技术,怀着“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的梦想,英威腾启动了自主研发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的艰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