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方式设计为现场设备就地手动控制、自动化控制系统远程手动控制、自动化控制系统远程自动控制三种控制方式。三种方式的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就地手动、远程手动、远程自动。
众所周知,研华发展初期的关注点集中在工控机上,而工控机也是与IT技术和信息化最为相关的自动化产品。基于中国“两化融合”的迫切需求,以及水行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周昇亮认为未来的水行业在技术上将呈现出四大发展趋势:首先,将建立起协同过程自动化系统,解决水务方面的信息同步交换;第二,PAC将逐渐取代PLC,处理现场复杂的过程控制需求;第三,采用实时工业以太网技术来实现网络设备上的实时数据贯通;第四,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做到未雨绸缪。
用户未来对自动化软件产品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客制化的专业功能开发及周到服务的要求上。需要软件企业在提供多样化的软件解决方案的同时,必须能够灵活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提供软件的培训、二次组态等不同的服务形式。
施耐德电气此次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投入,是为了响应对于能解决城市人口高度集中问题、高效而可持续的新型解决方案不断增长的需求。此外,施耐德电气希望巴塞罗那卓越中心能吸引人才和创新。为此,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施耐德电气巴塞罗那卓越中心将与一些相关高校展开合作,例如西班牙纳瓦拉大学商学院(施耐德电气已经在其可持续发展及商业策略课程中拥有讲座教授席位)。
“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智能一词又与多个学科多个领域息息相关。延伸到工业自动化行业,智能的工厂是我们迈向“工业4.0”首要且关键的一步。针对智能工厂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 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中国高技术解决方案部门负责人徐水根,请他为我们讲述流程工业领域应该如何打造智能工厂。
2014年贝加莱在智能工厂方面实施完成的项目有5个,正在进行的超过15个,预计2015年将会有更快的发展速度。这些项目以工厂能源管理、预测性维护、过程数据采集为基础,在啤酒饮料、食品、家电、印刷、管材、水泥、电子制造这几个生产制造领域开始逐渐渗透。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宋华振认为,如今市场对“智能工厂”的需求增速非常快,未来可能会呈指数性增长。
用成绩喜人来形容2014年研华在智能工厂方面的发展一点也不为过。在流程制造领域,从食品行业的徐福记、味全到药品行业的汤臣倍健,以及日用化工类的安利、利奥纸业等国际品牌都是多年来陪同研华共同成长的老客户。在离散制造领域,研华将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引入电子行业的富士康、三星,家电行业的美的、华帝等企业,同时也在汽车行业的深耕中与东风康明斯、大众、日产、双林等公司展开多方面的业务合作。
EtherCAT在完善,ETG的会员数量在壮大,2015年的ETG仍然肩负着重要任务。范斌女士表示,ETG在新的一年将持续加强EtherCAT标准的推广力度,通过培训和路演等方式进一步推进其在中国的发展。针对工程师的关注点,贴近应用层与市场的需求,做中国自动化市场真正的标准。
堡盟2014年的业绩相较2013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堡盟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北亚大区董事总经理坦言:“近几年受风电、核电以及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影响,特别像是钢铁行业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态势,因此使自动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放缓。然而,应用市场的发展是平衡的,有一些行业由于产能过剩等原因,发展速度逐渐减缓,但也有一些行业仍然保持着较快程度的发展,唯一能突破瓶颈的方法就是要拓宽公司的应用行业,使发展面更宽,增长抗风险的能力。”